源见“杞人忧天”。指无端忧虑的人。清赵翼《静观》诗之三:“思穷忽大笑,此忧真杞人。”【词语杞人】 汉语大词典:杞人
同“钓鳌客”。清 丘逢甲《仙屏中丞见和前诗感事述怀叠韵奉答》之二:“上书曾陨孤臣泪,怀刺新投钓客名。”【词语钓客】 汉语大词典:钓客
《左传.僖公二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子女玉帛”指人民和财物。后因以“子女玉帛”作为泛指财物、财产的典故。明.焦竑《玉堂丛语.识鉴》:
同“悬弧射矢”。宋吴申《七娘子.贺人子晬》词:“君家诸子燕山盛,去年两见门弧庆。”
即使泰山在眼前崩塌,也能做到面不改色。 形容人能沉着应变,胆略过人。语出宋.苏洵《心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鲁迅《且介亭杂文.
源见“乌台诗案”。借指官吏因批评朝政而受到迫害的案件。宋刘克庄《汉宫春.三和秘书弟家赏红梅》词:“乌台旧案累汝,牵惹随司。”清 剑心《〈轰天雷〉题词》:“此后抒辞宜作意,乌台旧案认分明。”【词语乌台旧
《左传.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扬干乱其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春秋时,晋侯之弟扬干在鸡泽会盟时,带兵无方,乱了兵车之军容行阵,时魏绛为中军司马杀了扬干的御车夫,表示对他的惩做。后因用为严肃法纪的典故。
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洛下。”唐 孟启《本事诗.事感》:“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
同“蛮触交争”。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顾答以蛮 触相争,天朝从不过问。”见“蛮争触斗”。章炳麟《致伯中书·九》:“而讨袁(世凯)者亦非其人,宜以~视之。”【词语蛮触相争】 成语:蛮触相争汉语
比喻客居他乡,漂泊无依。唐李白《赠柳圆》诗: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参见:○乌鹊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