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掬指

掬指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鲁宣公十二年春,楚庄王发兵包围进攻郑国,因郑、晋有盟,郑便向晋告急求援。可是晋军六月赶到黄河边时,郑国已经投降。晋三军统帅中军将荀林父想回师,中军佐先縠却坚决主张渡河击楚,于是他率中军之一部,渡过黄河。荀林父迫不得已,采纳韩厥的建议,为援救先縠,只得督师渡河,驻军在敖、鄗两山之间。由于楚军在邲突袭晋军,晋中下两军被击败。士会率领的上军因事先有准备,在敖、鄗之间七处设下伏兵,故不败。晋中下两军被击败后,仓惶渡河,中军大夫赵婴齐早有逃跑准备,预先使他的部下在黄河边准备了舟船,故他所率一部先行渡河而云。楚兵追来,中军大部和下军官兵争相渡河逃命,乱作一团。“桓子(即荀林父)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掬,两手合捧。指可掬,是形容军士扒住船舷争渡被砍掉的断指之多。后因以“掬指”、“骸爨”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惨败的局势。

唐.李白《南奔书怀》诗:“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猜你喜欢

  • 动如脱兔

    脱兔,逃跑的兔子。《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原意是军队未行动时像处女那样稳重,一行动就像逃跑了的兔子那样快速。后比喻行动十分敏捷。《赛花铃》一三回:“为将之道,因

  • 人何以堪

    源见“桓公柳”。谓慨叹时光流逝,年华易失。北周庾信《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主谓 堪,忍受,能支持。叫人怎么承受得了。形容已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北周·

  • 星坼中台

    《晋书.文天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又《张华传》载:晋栋梁臣张华任司空时,中台星坼,其子张韪劝其告退,不听,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世人惋惜。后以“星坼中台

  • 梓桑

    源见“桑梓”。故乡。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烽烟起,梓桑半损。欲归,归途难问。”【词语梓桑】   汉语大词典:梓桑

  • 田衣

    《释氏要览上.法衣田相》载:袈裟亦称“田相衣”。因其多方格形图案,类水田畦畔纵横,故名。后因以“田衣”指袈裟。唐白居易《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诗:“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亦借指僧人。

  • 断发人

    源见“剪发待宾”。泛指贤母。宋陈师道《舒御史太夫人挽辞》:“断发人何在?捐金事已空!”

  • 式歌且舞

    式:发语词。 形容兴高彩烈的样子。语出《诗.小雅.车舝》:“虽无德与女(汝),式歌且舞。”《弘明集》卷一〇引司马筠《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辱告,并垂示敕答臣下审神灭义。伏读周流,式歌且舞。”《

  • 鱼升龙门

    同“鱼化龙”。明宋濂《演连珠》之三一:“是以鱼升龙门,难于拾级;车上大行,难于薄险。”主谓 比喻中举得官或地位高升。语本《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

  • 乞师安心

    参见:安心法

  • 蹈冰

    源见“虎尾春冰”。比喻危迫。晋葛洪《抱朴子.勤求》:“戴霜蹈冰,连年随之。”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轻渎威严,深惧履尾;载尘听览,迫甚蹈冰。”【词语蹈冰】   汉语大词典: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