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王乔凫舄”。喻指仙人降临。宋苏轼《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诗:“请君多酿莲花酒,准拟王乔下履凫。”
源见“哀鸿”。喻指灾乱流离之民。清蒲松龄《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漕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抱子离乡,劳哉鸿雁。”清杨伦《流丐行》:“流亡尽复业,鸿雁期安栖。”同“鸿信”。清孙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几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谓刀刚从磨刀石上磨好。后因以“新发于硎”形容刀刃锋利。《聊斋志异.田七郎》:“此刀购诸异国,杀人未尝濡缕。迄佩三世矣。决首至千计
《史记.周本纪》:“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
同“随唱”。清洪昇《长生殿.哭像》:“想当时联镳游赏,怎到头来刚做了恁般随倡。”【词语随倡】 汉语大词典:随倡
宋代欧阳修谓作文最宜于构思的三种场所。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词语三上】 汉语大词典:三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秦王辱赵王,令赵王鼓瑟。陪侍赵王的蔺相如针锋相对,逼秦王击缶,使秦王终不能加胜于赵。后因以“陶缶之勇”指大智大勇。唐马总《意林.胡非子》:“登高陟危,鹄
源见“乞骸骨”。谓赐还骸骨归葬故里。古代官吏请求皇上批准退休的婉词。《史记.项羽本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明史.刘之纶传》:“乞削臣今官,赐骸骨。”【词语赐骸骨】 汉
同“林下风气”。沈从文《菜园》:“这个有教养又能自食其力的、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旧式大袖衣服,拿把宫扇,朴素不华的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见“林下风气”。沈从文《菜园》:“这个有教养
源见“麻姑搔背”。指传说中的仙人麻姑。清 丘逢甲《题友卿鸾箫集》诗之五:“长爪仙人鬓未霜,蓬莱清浅话栽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