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捉衿见肘

捉衿见肘

亦作“捉衿肘见”,形容生活贫困,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曾子在卫国时,穿袍子没有罩衫,面色青黄,手脚之上磨出许多硬皮,三天吃不上一顿饭,十年做不上一件新衣服。想把帽子正一正就会把系帽的绳子扯断,一位衣衿,就会露出了胳膊,脚刚伸到鞋内,鞋跟就开裂了。在这样困苦的环境中,他仍拖着长腔唱《诗经·商颂》,声音宏亮而且悦耳。天子不能使他作臣,诸侯也不能争取他当幕友。所以说善于养志的人不注意自己的仪表,注意自己仪表的人不注重实利,热中求道的人连自己思考的问题也不注意了。

【出典】: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例句】:

南宋·陆游《衰疾》:“捉衿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连动 衿,通“襟”,衣的前幅;肘,臂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困难重重,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宋·陆游《衰疾》:“~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见,不读作jiàn。△贬义。多用于窘迫情态方面。也作“捉襟见肘”、“捉衿露肘”、“捉衿肘见”、“捉襟肘见”、“捉襟露肘”。


【词语捉衿见肘】  成语:捉衿见肘汉语词典:捉衿见肘

猜你喜欢

  • 锵鸣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犹如凤凰和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杜预注:“雄曰凤,雌曰凰,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锵锵然。”锵锵:凤凰鸣声。【词

  • 锯屑

    《晋书.胡毋辅之传》:“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后以“锯屑”喻善于言谈,娓娓动听。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相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词语锯屑

  •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人类社会的产生已经很久了,一个时期太平,一个时期又混乱。 意谓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就是在“一治一乱”中发展的。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天下之生久

  • 高阳池

    《晋书.山简传》:“简镇襄阳,每临此池,置酒辄醉,曰:‘此乃我高阳池也。’”汉朝侍中习郁在襄阳岘山南修有园池,池以养鱼,池边高堤上栽有竹与长楸树,池中植芙蓉菱芡。晋朝的山简好酒,在他出任征南将军镇守襄

  • 斗筲

    源见“斗筲小人”。喻人的才识短浅,气量狭窄。亦喻才识短浅的人。晋陆机《豪士赋》序:“庸夫可以济圣贤之功,斗筲可以定烈士之业。”常用作谦词。《后汉书.孟尝传》:“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词语斗筲

  • 解铃还须系铃人

    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

  • 并刀

    见“并州剪”条。【词语并刀】   汉语大词典:并刀

  • 碎骨粉身

    见“粉身碎骨”。清·徐瑶《太恨生传》:“夫人遇妾,谊逾所生,常恨~,不足为报。”【词语碎骨粉身】  成语:碎骨粉身汉语大词典:碎骨粉身

  • 将李代桃

    源见“李代桃僵”。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见“僵李代桃”。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

  • 面似莲花

    《新唐书.张行成传》附张易之张昌宗载:唐武后时,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皆幸,出入禁中,傅朱粉、衣纨锦,盛饰自喜,……”《旧唐书.杨舟思传》:“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舟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