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拔旗易帜

拔旗易帜

指韩信派汉兵奇袭赵军营寨,拔去赵军旗,换上汉军红旗,使赵军心大乱,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后以此典比喻推翻别人,取而代之。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二十万大军于井陉(xíng型)口(今河北井陉县东的井陉山上,称井陉关,又叫土门关),抵挡汉军。韩信派人探听了赵军之虚实后,就带领汉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地方暂时驻扎宿营,韩信半夜时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小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在山上观察赵军,韩信并告诫他们说:“交战时,赵军看见我军后撤,一定倾巢出动追赶我们,你们便火速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红旗。”于是韩信派出两千名突袭骑兵,都等候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营垒,全部拔掉赵军旗帜,插上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经不能取胜,不能捉住韩信等人,想退回营垒,看到营垒上都是汉军红旗,才大为惊慌,以为汉军把赵王将领都已俘降,士兵就混乱起来,纷纷逃跑,赵军将领虽然斩杀逃兵,但无法禁止。汉军前后夹攻,大败并俘虏赵军。此典又作“拔帜”、“拔赵帜而树汉帜”。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6页:“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bì避,通“蔽”,隐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营垒)逐我,若(你们)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dùn顿,逃)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

【例句】:

唐·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于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崛起异军,拔赵帜而树汉帜。”


见“拔帜易帜”。


【词语拔旗易帜】  成语:拔旗易帜汉语词典:拔旗易帜

猜你喜欢

  • 王霸子

    源见“王霸惭”。喻指未受良好教养、素质不高的子女。清王摅《读孙凯似太史未申集》诗:“历齿胜他王霸子,齐眉负我孟光妻。”

  • 李阳

    源见“沤麻”。泛指勇猛善斗之士。唐韩愈《斗鸡联句》:“毒手饱李阳,神槌困朱亥。”【词语李阳】   汉语大词典:李阳

  • 梗泛萍漂

    源见“土偶桃梗”。喻漂泊无定。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经几番凶恶战斗,怎免得梗泛萍漂?”【词语梗泛萍漂】  成语:梗泛萍漂汉语大词典:梗泛萍漂

  • 昨非

    同“昨非今是”。宋陆游《书感》诗:“会凭香火消前业,已筑茆茨讼昨非。”自注:“余村居筑小轩,以‘昨非’名之。”【词语昨非】   汉语大词典:昨非

  • 白虎青龙

    《淮南子.兵略训》:“故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所谓天数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东汉.高诱注:“角、亢为青龙,参、井为白虎,星、张为朱雀,斗、牛为玄武。用兵军者,

  • 千虑一得

    原指愚人的谋虑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后常用为议定计策的自谦之辞。晏子正在吃饭时,齐景公派使臣去找他。晏子即将饭菜和这个使臣分吃,两人都没有吃饱。使者回去后,将此事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说,啊,晏子怎么贫困

  • 独醒人

    《楚辞.渔夫》:“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夫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后以“独醒人”指屈原。宋刘

  • 难兄弟

    同“难兄难弟”。宋 曾寓轩《沁园春.寿制帅吴退庵》词:“难兄弟,久齐名天壤,谁劣谁优?”

  • 烹鲜

    源见“烹小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后汉书.循吏传赞》:“政畏张急,理善烹鲜。”亦借指治理大国。唐骆宾王《上梁明府启》:“于是功超振鹭,位典烹鲜。”【词语烹鲜】   汉语大词典:烹鲜

  • 列宿

    源见“星郎”。喻郎官。唐杜甫《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清秋便寓直,列宿顿辉光。”【词语列宿】   汉语大词典:列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