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我见犹怜

我见犹怜

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桓温)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常著斋后。主(据《续晋阳秋》说,温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惭而退。”下又注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容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娴正,辞甚悽惋。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此事又见《六帖》卷十七引《妒记》。

李势之女淑美能言,几句话便感动了南康长公主,使她消除了妒忌之心,使嫡庶相善。后形容女子姿容美丽,举止楚楚动人为“我见犹怜”,本此。这个典故虽无一般的词语意义,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常常可以被借用,以形容女子美妙动人。唐.罗虬《比红儿诗》:“髻绾浓云立曙轩,我来犹爱不成冤。当时若见红儿貌,未必相看有此言。”(《香艳丛书》第三集)《聊斋志异.香莲》:“莲曰:‘窈娜如此,妾见犹怜,何况男子?’”

鲁迅《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但其为文人也,又必须是唯美派,试看王尔德遗照,盘花钮扣,镶牙手杖,何等漂亮,人见犹怜。而况令阃(令阃,即“尊夫人”之意。古时妇女居住的内室也称为阃,故后多用作妇女的代称)。”鲁迅先生在此用这个典故,是对“唯美派”的讽刺挖苦。


主谓 犹,尚;怜,爱。我见了,尚且觉得可爱。多指女子姿态动人,惹人喜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桓武帝平蜀……主惭而退。”刘孝标注引《妒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桓温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惋,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犹怜,何况老奴!’遂善之。”《聊斋志异·巧娘》:“妪拜致主命。见三娘,惊曰:‘此即吾家小主妇耶? ~,何怪公子魂思而梦绕之。’”△褒义。用于描写女子姿态美丽。→婀娜多姿 绰约多姿 ↔丑态百出 穷形怪相


【词语我见犹怜】  成语:我见犹怜汉语词典:我见犹怜

猜你喜欢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绿色的荷叶才露出尖角,蜻蜓早已飞立在上头。 形容初夏荷塘景色。语出宋.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周代《晚晴小集.故乡的荷花》:“入夏不久,荷

  • 贷粟监河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於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子忿然作色。监河侯,即魏文侯。庄周向魏文侯借粮,魏文侯不能救燃眉之急,却要庄周寄希望于他将来得邑金后的

  • 分道扬镳

    扬镳:提起马勒口,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也比喻志趣不同,造诣不同,各走各的路。郭沫若《海涛集.涂家埠》:“于是我们的交情便进了一境,由‘貌合神离’再变为‘分道扬镳’了。”亦作“分路扬镳”。《魏书.河间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失了。 表示学习知识态度殷切。语出《论语.泰伯》:“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奕,太子和以

  • 高祖誓功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家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汉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后,分封有功之臣,有誓言说:不论山河如何改

  • 扬雄宅

    《汉书.扬雄传上》:“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陴,有田一㙻,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雄少而好学……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

  • 金兰谱

    源见“金兰之友”。指旧时结拜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吴仲英大令恒居家,时有李君 觉仙馆其家。一日晨起,有客来访之,觉仙卧未起,乃去。已而又至,窗外觇之

  • 适野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成),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后因以“适野谋”谓在野

  • 流涎曲车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到酒泉。”后以“流涎曲车”形容酒徒对酒之贪。宋王之道《浣溪沙》词:“体粟须烦鼎力苏,流涎正值曲盈车。”

  • 治命

    源见“结草以报”。指人死前神志清醒时的遗言。与“乱命”相对。后亦泛指生前遗言。宋陆游《傅正议墓志铭》:“公亡恙时,自发书卜葬于白石之南,虽月日莫不有治命。至殁,悉遵用焉。”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