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愚公谷

愚公谷

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谷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齐桓公时,有一隐者,不问世事,不与世争,有少年夺走他的马驹,他也不计较,时人称他为愚公,居所之处称愚公谷。后遂用为隐居处所之典。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典源】《水经注》 卷二十六《淄水注》引《韩非子》曰:“齐桓公入山问父老:‘此为何谷?’答曰:“臣旧畜牛生犊,以子买驹,少年谓牛不生驹,遂持而去,旁邻谓臣愚,遂名为愚公谷。”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 ‘臣请陈之, 臣故畜牸(zi) 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旁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 夫何为而与之。’”

【今译】 春秋时齐桓公出郊打猎,追鹿走入山谷中,见一位老人问:“这是什么谷?“老人答:“是愚公之谷。”桓公又问:“什么意思?”老人答:“是因为我起的名。”桓公说:“看您的样子,并不是愚人啊,为什么这么称呼?”老人说:“我养了头母牛,生下小牛,卖了买匹小马驹。有个年轻人说:‘牛不能生马。’将马驹牵走了。邻居知道了,说我太愚,因此将此谷称为愚公之谷。”桓公说:“你是太愚了,为什么就这么给他?”

【释义】 后以此典指隐士栖居的山野之所。

【典形】 谷号愚、谷名愚、栖隐愚公、愚公谷、愚公野谷村、愚公住谷、愚谷。

【示例】

〔谷号愚〕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受业乡名郑,藏机谷号愚。”

〔谷名愚〕 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行》:“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栖隐愚公〕 唐·高适《封丘作》:“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愚公谷〕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愚公野谷村〕 唐·杜甫《赠比部萧郎中》:“中散山阳锻,愚公野谷村。”〔愚谷〕 唐·王维《愚公谷》之一:“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


【词语愚公谷】   汉语词典:愚公谷

猜你喜欢

  • 祁连冢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死后,武帝为了悼念他的战功,故意将他的坟墓修得和祁连山山形一样

  • 方寸乱矣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 见兔放鹰

    见“见兔呼狗”条。连动 看到兔子马上放出猎鹰追捕。比喻看准时机,立即采取行动,谋取实利。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妙湛回:‘布大教网,漉人天鱼,不如见兔放鹰,遇獐发箭。’”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1

  • 天上将

    《汉书.周亚夫传》:“亚夫下车,礼而问之。(赵)涉曰:‘……且兵事上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天

  • 犁王庭

    同“犁庭扫穴”。《明史.翁万达传》:“河套本中国故壤,成祖三犁王庭,残其部落。”按,此谓明成祖三征漠北,扫荡蒙元残余。

  • 贾家三虎

    同“贾氏三虎”。明汤显祖《紫箫记.㕛集》:“正是贾家三虎,伟节最著;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词语贾家三虎】   汉语大词典:贾家三虎

  • 野狐禅

    《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载:昔日一老人谈因果,因错解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百丈禅师点化,始得解脱。后以“野狐禅”指外道,异端。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诗:“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

  • 一传十,十传百

    宋代陶谷《清异录.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本指疾病的传染。后泛指言语或消息的展转相传。亦作“一人传两,两人传十。”明代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嫖院》:“那是一人传两,两人传十,

  • 损有余补不足

    《老子》(第七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认为天道公正,减少有余的

  • 铭鼎

    《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郑玄注:“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自名,谓称扬其先祖之德,著己名于下。”指在钟鼎等器物上刻铸文辞。后以“铭鼎”喻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