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比喻毅力顽强,不怕困难,有志竟成,人定胜天。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因屋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决心把山铲平。智叟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有子,子又有孙,孙又生子,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每天挖山不止。上帝为之感动,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

【出典】: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簸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例句】:

《毛泽东选集》卷三《愚公移山》:“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


主谓 据《列子·汤问》载: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智叟认为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不绝,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 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后用愚公移山作为知难而进,有志竟成的典故。邹韬奋《抗战以来·沦陷区同胞的艰苦奋斗》:“昔人称‘~’等于神话,现在以‘人力移地’,竟成事实。”△褒义。常用于赞颂坚持不懈,怀有必胜信念的坚毅精神。→精卫填海 心坚石穿 铁杵磨针 艰苦奋斗 铁杵成针 ↔望而却步 畏葸不前


【典源】 《列子· 汤问》:“太形(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勃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cuo) 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今译】 太行、王屋二山,方圆有七百里,高有万仞,原来在冀州南,河阳北。北山愚公年已九十,住居前便是大山,出入很不方便,召集全家商议说:“我带你们全力平掉大山,让路一直通往豫南,到达汉水北,怎样?”大家纷纷响应。于是愚公率领子孙,每天挖山开石,将土石挑到渤海边倒掉,寒来暑往,才运一次。河曲智叟笑着劝阻他说:“你太不明智了! 像你这么大的年纪,连山上的一棵草木也弄不掉,还能对付这多的土石吗?”北山愚公长叹:“你的顽固,真是没法说啊,还不如寡妇小孩子。虽然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会有后代,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山神闻知,害怕他长久挖下去,报告了天帝。天帝感其诚意,命神人夸蛾氏二人将山背走,一放在朔东,一放在雍南,从此,冀南汉阴便没有高山险阻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有决心,有毅力,不怕艰难险阻。

【典形】 北公、北山愚、操蛇北叟、河滨叟、夸娥、移山、移山志、移太行、负锸移山、山能移、愚公术。

【示例】

〔北公〕 宋·陆游《病足久败游山之兴》:“东姥自无缘见佛,北公那有力移山。”

〔北山愚〕 宋·范成大《蟠龙岭》:“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操蛇北叟〕 清·钱谦益《再次茂之他字韵》之三:“逐鹿南公车乘少,操蛇北叟子孙多。”

〔河滨叟〕 清·钱谦益《辛未元旦次除夕韵》:“移山莫问河滨叟,卜宅还招栗里邻。”

〔夸娥〕唐·皮日休《游毛公坛》:“将山待夸娥, 以肉投猰㺄。”

〔移山〕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

〔移山志〕 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题柱心犹壮,移山志未忘。”

〔移太行〕 宋·陆游《闭户》:“书生正可蹈东海,世事漫思移太行。”


【词语愚公移山】  成语:愚公移山汉语词典:愚公移山

猜你喜欢

  • 宋国风

    同“宋都风”。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 耳熏目染

    见“耳濡目染”。

  • 伏龙凤雏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东汉末,刘备到襄阳访问司马徽。徽曰当地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答曰诸葛孔明(亮)庞士元(统)也。”东汉末年,刘备到襄阳拜访司马徽,请他推荐贤才。司马徽说:“迂

  • 五株封

    同“大夫松”。唐陆贽《禁中春松》诗:“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

  • 鹏翼

    源见“鲲鹏展翅”。大鹏翅膀。晋左思《吴都赋》:“屠巴蛇,出象骼;斩鹏翼,掩广泽。”亦借指大鹏。比喻仕途显达者。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落鹏翼于半霄,负天之力莫展;顿龙媒于局路,追风之势斯毕。”

  • 桂旗

    《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王逸注:“结桂与辛夷以为车旗,言其香洁也。”后因以“桂旗”指神祇车上所树之旗。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左倚采旄,右荫桂旗。”【词语桂旗】  

  • 晏子狐裘

    同“晏子裘”。宋李曾伯《沁园春.月夜自和》词:“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

  • 扬雄奇字

    源见“载酒问奇字”。借指老师的高深学问。清尤侗《题张德符方瓢册》诗:“韩愈高文传李汉,扬雄奇字付侯芭。”

  • 馔玉炊珠

    同“馔玉炊金”。清赵翼《余既答稚存黄金之嘲乃又有诗来索战再作长句报之》:“更置循王田租六十四万斛,听君馔玉炊珠果其腹。”见“馔玉炊金”。【词语馔玉炊珠】  成语:馔玉炊珠汉语大词典:馔玉炊珠

  • 玄霜捣成

    源见“蓝桥”。谓已结成夫妻。《玉支机》十七回:“等成亲之后,再细细说明,那时银河已渡,玄霜捣成,再愁他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