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

原意是说儒者以仁为己任,虽师亦无所逊。后则泛指应该做的事就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推让。孔子在教育他的学生时说,如果遇见合乎仁义的事情,即使老师,也不应谦让,而应主动地去做。

【出典】: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褒传》:“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


偏正 遇到应做的事,不推诿,主动去做。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高和《越轨诉讼》:“赵雅兰拦了一辆车,两人把东西搬到车上,赵雅兰坐后边,张警察~地坐到了司机旁边。”△褒义。用于描写积极主动做事。→义不容辞自告奋勇 责无旁贷 义无反顾 毛遂自荐↔善为我辞 推三阻四 萎缩不前


解释当:面对。让:谦让,辞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主动去做,绝不推诿。

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为“仁”。“仁”就是维护宗法关系的道德规范,包括忠孝、信义、智勇、爱人等广泛的内容。在儒家的观念中,天、地、君、亲、师都是顶礼膜拜的对象。但是,孔子在这里说:“面对仁义的时候,不必和老师谦让。”似乎老师都可以不尊重,其实并非这样。

孔子讲这句话的目的,在于教育弟子们以仁爱为己任。面对仁义之事,应当勇往直前,决不推诿。宋人邢昺也注释说:“这句话说的是施行仁义的急迫。弟子之道,在于做事时应当谦让于老师。但是假如面对的是施行仁义之事,就不必再和老师谦让了。”

现在“当仁不让”的含义已经扩大,不但仁义之事应当主动去做,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也都应当自觉主动地去做。

近义义不容辞

反义推三阻四

例句

他以一种当仁不让的神气立刻接受了委托,兴奋地跳着去了。


【词语当仁不让】  成语:当仁不让汉语词典:当仁不让

猜你喜欢

  • 丙魏

    丙吉、魏相二人的合称。丙吉、魏相先后担任汉宣帝的丞相,以能识大体,为政宽平名重于世。丙吉、魏相二人相友善,被人称为贤相。《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曰:“古代经书称国君为‘元首’(即“头”,喻君王),称大

  • 易子食

    同“易子而食”。唐杜甫《别唐十五戒》诗:“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词语易子食】   汉语大词典:易子食

  • 悲摇落

    源见“悲秋”。指对萧瑟秋景而感伤。宋黄机《满江红》词:“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 洛……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 权移马鹿

    源见“指鹿为马”。谓依仗权势,任意混淆是非。明冯梦龙《智囊补.察智》:“口变淄素,权移马鹿……如得其情,片言折狱。”【词语权移马鹿】  成语:权移马鹿汉语大词典:权移马鹿

  • 破阳城

    源见“东墙窥宋”。形容女子的艳丽迷人。唐李商隐《无题》诗:“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 髑髅作枕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下:“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虎卧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音dú lóu,此指死虎之头骨)以为枕,示服猛也。”汉.李广以虎的髑髅作枕,表示降伏盛猛之物。后因用为咏威

  • 王子乔

    源见“王乔控鹤”。借指仙人。唐李白《赠别舍弟台卿之江南》诗:“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词语王子乔】   汉语大词典:王子乔

  • 逃相

    源见“仲子灌园”。谓不仕隐居。唐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诗:“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唐李德裕《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词语逃相】   汉语大词

  • 狗监说相如

    同“狗监揄扬”。唐刘禹锡《酬宣州崔大夫见寄》诗:“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 臣朔饥

    同“臣朔苦饥”。戴德章《补题三十二岁衣冠小影》诗之一:“独怜扪此皤然腹,举世谁知臣朔饥?”【词语臣朔饥】   汉语大词典:臣朔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