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弃书捐剑

弃书捐剑

指项羽学不成书、学不成剑,只略学一点兵法。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成就,遂弃而去学习剑术,又不成,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文字只够记个姓名罢了。剑术对抗一个人,也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能对抗上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他学兵法。当他略知一点内容后,又不肯进一步深入学完。后以此典借指学习书、剑、兵法等。此典又作“万人敌”、“一夫之敌”、“敌万人”、“学剑学书”。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295、296页:“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例句】: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唐·元稹《授杨元卿泾原节度使制》:“尝求三略之师,耻学一夫之敌。” 清·归庄《阙题》:“记名非项籍,惜日是陶公。” 清·丘逢甲《题易实甫所藏四叠前韵》:“此身未愿谋三窟,吾学原期敌万人。” 清·黄遵宪《三十初度》:“学剑学书无一可,摩挲两鬓渐成丝。”


【典源】《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字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汉书·项籍传》亦载。

【今译】 项羽年轻时,读书读不好,学剑又学不好。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读书只不过记些古人姓名。剑只能对付一个人,不足以学,要学与万人对敌的。”于是项梁便教给他兵法,项羽大喜,明白些大意,又不愿意钻研下去。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学习书、剑、兵法等。

【典形】 敌万人、记名非项籍、弃书捐剑、万人敌、学剑学书、一夫之敌、学剑自哂、姓名粗记、识字欺项籍、一人敌。

【示例】

〔敌万人〕 清·丘逢甲《题易实甫所藏四叠前韵》:“此身未愿谋三窟,吾学原期敌万人。”

〔记名非项籍〕 清·归庄《阙题》:“记名非项籍,惜日是陶公。”

〔弃书捐剑〕 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弃书捐剑学万人,纨袴儒冠皆误身。”

〔万人敌〕 唐·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学剑学书〕 清·黄遵宪《三十初度》:“学剑学书无一可,摩挲两鬓渐成丝。”

〔一夫之敌〕 唐·元稹《授杨元卿泾原节度使制》:“尝求三略之师,耻学一夫之敌。”


【词语弃书捐剑】  成语:弃书捐剑汉语词典:弃书捐剑

猜你喜欢

  • 三闾大夫

    战国时楚国官名,职掌楚王族昭、屈、景三氏。也特指屈原。汉代王逸《离骚序》:“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史记.屈原贾生

  • 飘茵落溷

    飘:飘落。茵:坐席。溷:粪圈、厕所。花瓣随风飘散,有的飘落在坐席上,有的飘落在粪圈。比喻富贵贫贱不是由必然的因果报应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偶然的因素。范缜(约450-约510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

  • 来者不拒

    对于有求而来的人概不拒绝。语出《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唐.柳宗元《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阳公有博厚恢弘之德,能并容善伪,来者不拒。”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引蓝鹿

  • 玄女符

    《史记.五帝本纪》:“蚩尤最为暴,莫能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龙鱼河图》云:‘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黄帝与蚩尤作战,不能取胜。上天乃遣神女玄女下凡,授

  • 王裒废读

    源见“蓼莪废讲”。谓深切追念伤悼亡故的父母。柳亚子《岁暮杂感》诗:“王裒常废读,原壤忍狂歌。”

  • 天麟协梦

    源见“麒麟儿”。祝贺男子寿诞。宋王之道《水调歌头.张文伯生日》词:“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

  • 兰芝溺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古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之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更焦仲卿妻刘氏(兰芝)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汉末小吏焦

  • 断发文身

    《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岂礼也哉?……”子贡对吴国太宰伯嚭说:“周太伯穿朝服、戴朝帽实现周礼,仲雍继承太伯作君主,他剪断头发、又在身上刺花纹,赤裸着身体作

  • 剑头炊火

    同“剑头炊”。元方夔《邑郭旅中》诗:“出猎将军夜打围,剑头炊火割鲜肥。”【词语剑头炊火】   汉语大词典:剑头炊火

  • 楚弓楚得

    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术焉?’仲尼(孔子字)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促尼所谓大公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