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洛神”。明文徵明《题梅竹图》诗:“联娟玉节霓旌队,绰约明姿洛浦神。”
源见“泮林革音”。谓能在好环境下改变旧习者。清魏源《〈海国图志〉叙》:“大秦海西,诸戎所巢,维利维威,实怀泮鸮。”【词语泮鸮】 汉语大词典:泮鸮
《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毛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北周庾信《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百两言归,九仪从聘。”【词语九仪】 汉语大词典:九仪
《礼记.曲礼上》:“送丧不由径。”郑玄注:“径……邪路也。”《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字子羽)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后因以“行不由
同“衣锦还乡”。清顾炎武《班定侯投笔》诗:“封侯来万里,老见锦衣归。”
同“阮籍哭”。唐孟郊《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诗:“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词语阮籍泪】 汉语大词典:阮籍泪
源见“空弦落雁”。称赞精湛的射箭技艺。唐白居易《宣州试射中正鹄赋》:“惬群心而踊跃,骇众目而翕习。若然者,安知不能空弯而雁惊,虚引而猿泣者也。”
同“牛角之歌”。宋晁补之《满庭芳》词:“却笑当年牛下,轻自许、激烈寒讴。”【词语牛下】 汉语大词典:牛下
同“证父”。唐刘知幾《史通.序传》:“至若盛矜于己,而厚辱其先,此何异证父攘羊、学子名母。”【词语证父攘羊】 成语:证父攘羊汉语大词典:证父攘羊
同“请缨系粤”。唐魏徵《述怀》诗:“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