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鲁语下》载:吴国使臣问孔子:人之尸骨“何为大”?孔子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又曰:“〔防风〕,汪芒(或作‘汪罔’)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
源见“三神山”。指蓬莱和瀛洲。泛指仙境或胜境。唐钱起《卧疾答刘道士》诗:“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 瀛。”宋秦观《满庭芳》词:“渐酒空金榼,花困蓬 瀛。”【词语蓬瀛】 汉语大词典:蓬瀛
战国时张仪故事。《史记.张仪列传》:张仪游说诸侯,楚相怀疑其盗璧,执之,掠笞数百。“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凫:野鸭。乙:通“”,燕子。同样一只大雁,越人认为是野鸭,楚人认为是燕子。比喻由于主观条件的制约,对同一事物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南朝时,佛教盛行,道家也不示弱。司徒从事中郎张融(事迹见“量体裁衣”条
《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我必覆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此事又见《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楚臣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在逃亡
《宋史.欧阳修传》:“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后用“芦荻画灰”为称颂母教有方的典故。清袁枚《荐周幔亭与鱼门书》:“客有所需,但取笔管叩盎二三
源见“高凤漂麦”。高凤字文通。指读书专心。清唐孙华《连雨》诗:“漂摇杜陵茅,狼藉文通麦。”
源见“目无馀子”。其余的人。指不如所称扬者。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柳宗元》:“工诗,语意深切,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馀子所及也。”
同“黄绢词”。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同“倒屣迎宾”。明徐霖《绣襦记.却婚受仆》:“佳客登门,倒屦出迎忻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