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过,大杖则逃走。”是说轻打就忍受,重打则逃走。认为这就是子女在受到父母惩罚时应有的态度,以示孝顺。后因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作为子女对父母惩罚时应持态度之典故。《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古人有云: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夷,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加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贻父母以不慈之名。”


见“小受大走”。《隋唐演义》95回:“古人有云:~。此不过谓一家父子之间,教训督责,当父母盛怒之时,以大杖打来,或受重伤,反使父母懊悔不安,且贻父母以不慈之名。”


【词语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成语: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汉语词典: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猜你喜欢

  • 赵氏孤儿

    指晋国(今山西西南部)权臣屠岸贾(gǔ股)借故诛杀赵氏满门,赵朔的小儿被人辗转救出,长大后杀屠岸贾报仇,重振赵氏门户。后以此典比喻忠心为人,救难解危;或比喻亡国之痛。晋景公三年(前597年),大夫屠岸

  • 赏善而刑淫

    奖赏善良而惩办邪恶。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曰:‘良君将赏善而祸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夫天道赏善而刑淫,天工人其代之。故凡立王者,将以诛邪恶而养正善

  • 瑕瑜

    源见“瑕不掩瑜”。喻好坏优劣。唐武翊黄《瑕瑜不相掩》诗:“泾 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亦谓指出缺点和优点。清孙枝蔚《送王筑夫北行兼呈李屺瞻》诗:“君文齐欧 曾,予诗拟应 徐;有作必相示,一字互瑕瑜。”

  • 刻牛伐蜀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记》(汉扬雄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

  • 亢位

    源见“亢龙有悔”。《易.乾》卦“上九”的爻辞为“亢龙有悔”,故称爻位为亢位。相传孔子解释“亢龙有悔”时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为前朝失位、后代受禅之

  • 毛遂自荐

    指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可以跟随平原君赵胜到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求救,并定盟约。后以此典比喻自我推荐,担当重任。毛遂,战国时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赵孝成王九年(前257

  • 一瓢挂树

    源见“许由瓢”。形容隐逸傲世。闽徐夤《闲》诗:“一瓢挂树傲时代,五柳种门吟落晖。”

  • 苌弘化血

    同“苌弘化碧”。清 沈瑜庆《述忆》诗:“读史传书执手悲,苌弘化血伤心碧。”

  • 启手

    同“启手启足”。《晋书.王祥传》:“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南史.褚贲传》:“贲曰:‘吾少无人间心,岂身名之可慕。但愿启手归全,必在旧陇。’”【词语启手】   汉语大词典:启手

  • 隆宠

    源见“隆准”。指君王的厚爱。《晋书.傅咸传》:“臣既驽弱,不胜重任……虚忝隆宠。”南朝 宋鲍照《绍古辞》:“恩荣难久持,隆宠易衰偏。”【词语隆宠】   汉语大词典:隆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