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宣尼忘味

宣尼忘味

源见“闻韶忘味”。指孔子到齐国闻《韶》忘味事。形容《韶》乐的高妙尽美。唐元稹《箫韶九成赋》:“故季札聆音而感深,宣尼忘味于耳盈。”


猜你喜欢

  • 芍药之赠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勺,即芍。在我国古代,男女青年相爱或情人相别,常以芍药花相赠。后因用为咏男女相恋或情人相别的典故。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牛亨问曰:‘

  • 一床锦被盖过

    意思是以美掩丑。请人包涵、遮饰之辞。清代赵翼《陔余丛考.成语.一床锦被盖过》:“《宋史》,郦琼素与王德不睦,会张浚以琼副德为都统制,琼惧谓德曰:‘向来事太尉不周,今日乞一床锦被盖过。’德不答,琼遂叛降

  • 别出新裁

    见“别出心裁”。【词语别出新裁】  成语:别出新裁汉语大词典:别出新裁

  • 提剑汗马

    比喻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宇文贵(?-567年),字永贵,祖居昌黎大棘(今辽宁大义县一带),后移居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出身显贵。其母怀孕之时,夜里梦见一老人抱着一个小孩送给她,并对她说:“赐给你这个儿

  • 贯隼

    《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墙之上,获之,无不利。”后以“贯隼”喻指除奸佞凶暴之人。贯,射穿。唐敬骞《射隼高墉赋》:“士有五善斯在,载櫜有待,丽龟之知未忘,贯隼之诚勿改,幸文 武之不坠,希葑菲之必

  • 刍言

    山乡村民的言论,常作自己言论的谦辞。也说成“刍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割柴草的人。《旧唐书.李绛传》:“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词语刍言】   汉语大词典:

  • 随倡

    同“随唱”。清洪昇《长生殿.哭像》:“想当时联镳游赏,怎到头来刚做了恁般随倡。”【词语随倡】   汉语大词典:随倡

  • 北鄙之音

    《史记.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后以“北鄙之音”称亡国之声。偏正 颓败鄙陋的音乐。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过错不改正,这才叫过错。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劝摇之心。”同书《李寻传》:“夫过而不改

  • 谢氏塘

    同“谢池”。宋侯寘《浣溪沙.次韵杜唐佐秋怀》词:“春梦惊回谢氏塘。箧中消尽旧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