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

对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比喻把得失置之度外。亦作“宠辱无惊”。出自唐卢承庆事迹。卢承庆,字子余,幽州涿(今河北涿州)人。贞观年间历任秦州参军、考功员外郎、户部尚书、兵部侍郎等。高宗永徽时,曾坐事贬简州司马。一年后改任洪州长史,又拜汝州刺史。显庆四年(659年)任宰相。他曾负责百官政绩的考核。有一人因漕船沉没,被承庆判以“失所载,考中下”,其人丝毫没有愠色。于是承庆又改为“非力所及,考中中”,其人也没有表现得特别高兴。承庆为此十分欣赏此人,便定其判为“宠辱不惊,考中上”。

【出典】:

新唐书》卷106《卢承庆传》4048页:“初,承庆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庆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例句】:

明·佚名《杨家府演义》48回:“吾辈持戟负戈,吃惊受恐,有甚好处。倒不如此辈,宠辱不惊,理乱不闻。”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1:“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


主谓 受宠受辱都无所谓。将得失置于度外。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知道了这点,咱就该知足,就该心如止水,~。”△用于态度方面。→置之度外不求闻达 ↔患得患失 宠辱叵隙。也作“宠辱无惊”。


【词语宠辱不惊】  成语:宠辱不惊汉语词典:宠辱不惊

原作宠辱若惊,意指人患得患失,故无论受宠受辱,都不免惊恐。后人反其意用为宠辱不惊。意谓置个人得失于度外,受宠受辱皆无动于衷。老子说,世人爱虚荣已达到惊恐的程度,把虚荣象生命一样看重。什么叫作爱虚荣以至于惊恐;虚荣本来就卑下,可是人们得到它,为之惊喜;失掉它,为之惊惧,这就叫爱虚荣以至于惊恐。

【出典】:

《老子》13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例句】: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词语宠辱不惊】  成语:宠辱不惊汉语词典:宠辱不惊

猜你喜欢

  • 仙人五色羊

    源见“骑羊执穗”。指吉祥之兆。宋徐积《寄颖叔》诗:“家无县令双凫舄,梦有仙人五色羊。”

  • 鲁薄

    同“鲁酒薄”。宋陆游《送子虡吴门之行》诗:“樽酒汝宁嫌鲁薄,釜羹翁自絮吴酸。”【词语鲁薄】   汉语大词典:鲁薄

  • 酌水

    源见“水火无交”。表示对居官清廉者的赞语。唐贾岛《送郑少府》诗:“夕阳行带月,酌水少留君。”源见“酌贪泉”。谓砥砺节操。《晋书.良吏传论》:“邓攸赢粮以述职,吴隐酌水以厉清。晋代良能,此焉为最。”【词

  • 鹊绕南枝

    源见“乌鹊南飞”。感慨栖止不定。明杨慎《中秋夜小酌即席示二弟》诗:“月照三更,鹊绕南枝雁亦惊。”

  • 反经从权

    同“反经行权”。《石点头》二回:“依我所见,不若反经从权,顺从改适,以财礼为公姑养老之资。”见“反经行权”。《石点头》2:“(方姨娘道)依我所见,不若~,顺从改适,以财礼为公姑养老之资。”【词语反经从

  • 尚方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人行踪。泛指道士的行踪。元陈旅《送毛真人南还》诗:“左乙象文令虎守,尚方凫舄背人飞。”

  • 百废具兴

    见“百废俱兴”。【词语百废具兴】  成语:百废具兴汉语大词典:百废具兴

  • 龟六藏

    同“龟藏六”。金李澥《漫书》诗:“胸怀平日窗八达,伎俩只今龟六藏。”【词语龟六藏】   汉语大词典:龟六藏

  • 今夕何夕

    夕:夜晚。 今天夜晚是一个什么夜晚。 表示对难忘之夜的感叹之情。语出《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汉.刘向《说苑.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太平广记

  • 雪泥

    同“鸿爪雪泥”。元 萨都剌《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踪迹留雪泥,宇宙寄泡影。”【词语雪泥】   汉语大词典:雪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