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归:归还。赵: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此典指蔺(Lìn躏)相如对赵国惠文王说:如果秦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昭王不给赵国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玉璧,我蔺相如保证把和氏玉璧完整无缺地送回赵国。后以此典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想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的和氏玉璧,蔺相如奉命带着玉璧亲到秦国。当献璧以后,秦昭王无意给赵国十五座城池,蔺相如用计取回玉璧,设法使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miǎnchí免持)与秦昭王相会,他用智慧使赵惠文王没有被秦昭王所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周官制,最尊贵的诸侯臣称上卿)。对同朝大臣廉颇的误会和羞辱,蔺相如再三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将相和好,或为团结御侮的刎颈知交。当在战国时,秦国昭王听说赵国惠文王得到一块和氏玉璧,便写信给赵惠文王说他愿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玉璧。当时赵惠文王不知该怎么办。把玉璧给秦昭王怕他失信;假使不给,又怕秦昭王出兵进犯。即有官员推荐蔺相如可作专使办好这件事。于是赵惠文王接见蔺相如,问道:“秦昭王拿十五个城池来换取我的玉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而赵国弱,不能不允许。”赵惠文王说:“秦昭王拿了我的玉璧,不给我城池,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拿城池要求换玉璧,而赵国不允许,理亏在赵国。赵国给了玉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亏在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允许给秦国玉璧,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赵惠文王说:“谁可以派去当使者?”蔺相如说:“大王如果没有适当的人,我愿意捧着玉璧到秦国去。城池交归了赵国,玉璧就留在秦国;城池不交归赵国,我保证把玉璧完整无缺地送回赵国。”赵惠文王于是就派蔺相如捧着玉璧向西到秦国去。此典又作“完璧全归”。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0页:“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例句】:

明·汪廷讷《种玉·促晤》:“再休思重回兰房,那虏骑如云不可当。便得个完璧归赵也,怕花貌老风霜。”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96回:“若城入于赵,臣当以璧留秦;不然,臣请完璧归赵。” 清·黄景仁《送客甫归里》:“脱囊生赠吴三尺,完璧全归赵百城。” 姚雪垠《李自成》1卷26章:“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


主谓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泛指美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原主。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再休思重回兰房,那虏骑如云不可当。便得个~也,怕花貌老风霜。”△褒义。多用于描写东西完整无损地送还原主。→物归原主 ↔久假不归。也作“全璧归赵”。


解释璧:一种玉器,此处指和氏璧。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后来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于是王召见,……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等大臣们商议:觉得把璧给秦国吧,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只是白白地被欺骗;想不给吧,又害怕秦军来攻打。对策还没议定,打算找一个能够派到秦国去交涉的使者,也没找到。这时宦官令缪贤说:“我的家臣蔺相如可以出使。”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假如秦王拿去了我的宝璧,却不给我城池,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要求用城池换宝璧,而赵国不答应,赵国就理亏。赵国给了宝璧,秦国却不给城池,秦国就理亏。权衡这两个方面,宁可答应秦国,让他们担负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出使呢?”相如说:“大王如果真的没有人,我愿意捧着宝璧出使秦国。城池给了赵国,宝璧就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完整整地把宝璧带回赵国。”相如到秦国献璧后,见秦王并不打算真的履行约定给赵国城池,就设法取回宝璧,派随行人员从小路送回了赵国。

近义物归原主

例句

她万万没有想到,这几件半个多世纪前失去的东西,居然能够完璧归赵!


【词语完璧归赵】  成语:完璧归赵汉语词典:完璧归赵

猜你喜欢

  • 斗筲之才

    见“斗筲之人”。【词语斗筲之才】  成语:斗筲之才汉语大词典:斗筲之才

  • 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和:和解。 三杯落肚,万事都得到和解;拼得一醉,千种忧愁都消失净尽。 常用作饮酒的赞歌、语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我镇日没情没绪,你入去安排三两杯酒来待我自消遣这个。理会得三杯和万事,一

  • 醉刘伶

    源见“刘伶好酒”。酒器名。唐 冯贽《云仙杂记.酒器九品》:“李適之有酒器九品:蓬莱盏、海川螺……醉刘伶。”【词语醉刘伶】   汉语大词典:醉刘伶

  • 刺史雨

    《艺文类聚》卷五〇“职官部.刺史”引谢承《后汉书》:“百里嵩为徐州刺史,州境遭旱,嵩行部,传车所经,甘雨辄注。东海金乡、祝其两县僻在山间,嵩传骃不往,二县独不雨。父老干请,嵩曲路到二县,入界即雨。”汉

  • 郤诜丹桂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郤诜丹桂”喻科举及第。丹桂,桂树的一种。前蜀

  • 补三箧

    42` 源见“安世补亡”。称赞人博闻强记。清顾炎武《赠萧文学企昭》诗:“何时复相从,问奇补三箧。”【词语补三箧】   汉语大词典:补三箧

  • 封姨护花

    唐郑还古《博异志.崔玄微》载:天宝中,处士崔玄微独处苑中,有女伴借处歇息,并讲找封十八姨,坐未定,门外报“封十八姨来也”。玄微出见,封氏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后因十八姨持盏时,污醋醋(姓石)衣裳,醋醋

  • 散带衡门

    《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疗(一作乐)饥。”此是《衡门》诗的第一章。旧说,陈僖公性情懦弱,无自立之志,但不恣放。这首诗便是劝导他要努力为政。首章四句,托物起兴,以比喻的

  • 汉腊祭

    《后汉书.陈宠传》:“宠曾祖父咸,成、哀间,以律令为尚书……及莽篡位,召咸以为掌寇大夫,谢病不肯应,时三子参、丰、钦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与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

  • 狡兔死,良狗烹

    《韩非子.内储说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抛弃、杀害有功之臣。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并列 捕获到了兔子,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