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安期仙枣

安期仙枣

古代传说安期生先生,曾在东海卖药,据说年有千岁,并与秦始皇相见交谈过。到西汉时,方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说,他在海上见过仙人安期生先生,有神药,能治病,给他巨枣吃,有瓜那么大。安期生就是所谓的仙人,往来在蓬莱(古代传说东海中的神山之一)仙岛中,有缘遇着就见人,无缘不遇就隐没不见。后以此典指仙果或珍奇之果实、食品等;也用以形容求仙、成仙的事。此典又作“安期枣”、“得枣如瓜”、“海上瓜枣”、“觅枣瓜”、“啖枣仙伯”、“安期瓜”等。

【出典】:

史记》卷28《封禅书》1385页:“少君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例句】:

唐·王维《为相国王公紫芝木瓜赞》:“味若楚王之萍,大如安期之枣。” 宋·苏辙《赠吴子野道人》:“空车独载王阳橐,远游屡食安期枣。” 宋·苏轼《送乔全寄贺君》之一:“秋风西来下双凫,得枣如瓜分我无?” 宋·苏轼《安期生》:“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宋·苏轼《赠蒲涧信长老》:“已从子美得桃竹,不问安期觅枣瓜。” 宋·乐雷发《壶中歌赠侯明父》:“壶中主人知为谁?啖枣仙伯雪鹤姿。” 宋·张无干《用折枢韵呈李丞相》之二:“莫问蒲萄出月支,不缘瓜枣访安期。” 元·揭傒斯《写兴寿昊大宗师》:“一食如瓜枣,金石焉足贵。” 元·张可久《水仙子·三溪道院》:“拂藤床两袖烟霞,道童能唱,村醪当茶,仙枣如瓜。” 明·高启《赠李外史》:“何当共赴食枣约?三花醉折春濛濛。” 清·钱谦益《赠新安汪景漠》之二:“迎仙楼畔多仙侣,进酒应将枣似瓜。” 清·丘逢甲《莲花山吟》:“山深往往遇灵境,异果或得安期瓜。”


【典源】 《史记·封禅书》:“ (李) 少君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汉书·郊祀志》 亦载。旧题汉·班固《汉武内传》曰:‘李少君……遇安期生。少君疾困,叩头乞活,安期以神楼散一匕与服之,即愈。乃以方干上,言……冥海之枣大如瓜,钟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汉·刘向 《列仙传》:“安期先生者,琅琊阜乡人。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

【今译】 仙人安期先生,是琅琊阜乡人,曾在东海边卖药,据说已有千岁,并与秦始皇相见交谈。至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自称游海上,见过安期先生,给他服神药,治好他的病,又给他巨枣吃,有瓜那么大。

【释义】 后以此典指仙果或珍奇的果实、食品等; 也用以形容求仙、成仙之事。

【典形】 安期瓜、安期枣、啖枣仙伯、得枣如瓜、瓜枣、海上如瓜枣、觅枣瓜、如瓜枣、食枣、仙枣如瓜、枣如瓜、枣似瓜、枣瓜可啖、海枣。

【示例】

〔安期瓜〕 清· 丘逢甲 《莲花山吟》:“山深往往遇灵境,异果或得安期瓜。”

〔安期枣〕 唐·王维《为相国王公紫芝木瓜赞》:“味若楚王之萍,大如安期之枣。”宋·苏辙《赠吴子野道人》:“空车独载王阳橐,远游屡食安期枣。”

〔啖枣仙伯〕 宋·乐雷发《壶中歌赠侯明父》:“壶中主人知为谁? 啖枣仙伯雪鹤姿。”

〔得枣如瓜〕 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之一:“秋风西来下双凫,得枣如瓜分我无?”

〔瓜枣〕 宋·张无干《用折枢韵呈李丞相》之二:“莫问蒲萄出月支,不缘瓜枣访安期。”

〔海上瓜枣〕 宋·苏轼《安期生》:“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觅枣瓜〕 宋·苏轼《赠蒲涧信长老》:“已从子美得桃竹,不向安期觅枣瓜。”

〔如瓜枣〕 元·揭傒斯《写兴寿吴大宗师》:“一食如瓜枣,金石焉足贵。”

〔食枣〕 明·高启 《赠李外史》“何当共赴食枣约? 三花醉折春濛濛。”

〔仙枣如瓜〕 元·张可久《水仙子·三溪道院》:“拂藤床两袖烟霞,道童能唱,村醪当茶,仙枣如瓜。”

〔枣似瓜〕 清·钱谦益《赠新安汪景谟》之二:“迎仙楼畔多仙侣,进酒应将枣似瓜。”


猜你喜欢

  • 桐江垂钓

    源见“羊裘钓”。指隐居。严陵垂钓的七里濑在桐江畔,故称。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故置吾兄于箕水吹瓢、桐江垂钓之间,而兄不受。”

  • 点鬼

    同“点鬼簿”。清钱谦益《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之十:“石言雁字并纷如,点鬼穷时又祭鱼。”【词语点鬼】   汉语大词典:点鬼

  • 磨兜坚

    宋袁文《甕牖闲评》卷八:“唐刘洎少时,尝遇异人谓之曰:‘君当佐太平,须谨磨兜坚之戒。’谷城国门外有石人,刻其腹曰:‘磨兜坚,慎勿言。’故云。”后因以“磨兜坚”谓诫人慎言。清 朱经《寡言》诗:“缅怀磨兜

  • 幽燕气

    唐.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古代国名,也可说指地名,在今河北及辽宁之一部分,此地民风慷慨豪壮,多信义之士。故“幽燕气”指北方慷慨豪爽、重信守义的气质、风格。后遂用为典实

  • 分路扬镳

    镳(biāo标)马勒子。扬镳,把马勒子向上提,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也指双方才力相敌、各有千秋、各占地位。后又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路。本于北魏拓跋志故事。拓跋志,字猛略,烈帝之后,少即历览书传,有文才

  • 一日三月

    同“一日三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引宋章援致苏轼书:“伏念某远离墙门,于今九年,一日三月,何可数计!”主谓 对人思念殷切。语本《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云麓漫钞》

  • 先意承旨

    揣摩长辈或上级的心意,奉承恭顺,以博取其欢心。《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亦作“先意承志”。《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

  • 白马素车

    源见“伍胥潮”。指钱塘江潮及传说中的潮神伍子胥。宋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元王逢《钱塘春感》诗之五:“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西兴。”见“素车白马”。《花

  • 毁方

    源见“毁方瓦合”。谓毁弃立身行事的准则。明文徵明《周康僖公传》:“事有义命,毁方以求济,如义何?”【词语毁方】   汉语大词典:毁方

  • 鹰扬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谅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毛氏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诗经》中《大明》篇,用“鹰扬”形容周武王军师吕尚在讨伐殷纣的战争中的勇武壮举。后用为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