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

旧时指一般人安于故乡,不轻易迁居到别地。《汉书.元帝纪》:“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诏:皇帝的命令。


并列 安居于故土,不愿轻易迁移。语出《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三国志·魏书·袁张涼国田王邴管传》:“夫民~,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勤,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重,不读chóng。 △描写安于故土。 →安土重居 ↔四海为家。也作“安故重迁”、“安土恋本”、“怀土重迁”。


解释安土:安于故土。重:以……为重,舍不得。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出处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东汉元帝时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农民纷纷破产,有的投入田庄,沦为佃客和奴隶,有的成为国家佃农,有的成为流民。这样一来,这些人原来所承担的租税赋役,都转嫁到了自耕农身上。同时,由于政治腐败,官吏贪残,天灾频繁,各地不断暴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汉元帝以德教治国,以期缓和社会矛盾。

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九月,汉元帝下令撤销了一些墓园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十月,又下令撤销了各郡国祖庙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当元帝自己在渭城县的陵墓修建开始后,又下诏说:“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是百姓的本性,这如同骨与肉相互依附一样。最近官府用大臣侍奉君主、儿子侍奉父亲的道理,报请从各郡国迁移部分居民来侍奉这个陵园,这样做会使得百姓们远远地抛弃了祖先的坟墓,破产失业,亲戚别离,人人怀上思慕故土之心,家家产生不安的气氛。如果这样,东部地区就会遭受人为的损耗,关中地区又会增添无以聊生的百姓,这不是长治久安的方法。”接着,汉元帝又下令撤销了为父母陵园设置的护墓及祭祀人员。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反义志在四方

例句

唐淑贞毕竟算是跑过滩的,见识比她安土重迁的母亲强多了。


【词语安土重迁】  成语:安土重迁汉语词典:安土重迁

猜你喜欢

  • 毋多酌我

    源见“次公狂”。表示刚直不阿的气度秉性。宋刘辰翁《莺啼序.感怀》词:“休休莫莫,毋多酌我,我狂最喜高歌去,但高歌、不是番腔底。”

  • 夷甫岂言钱

    源见“阿堵物”。谓处世清高,耻言钱财。唐刘长卿《罪所留系寄张十四》诗:“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

  • 封胡

    同“封胡羯末”。宋杨万里《雪后寄谢济翁村翁联骑来访》诗:“封 胡连璧雨中来,自送归鞍怅独回。”【词语封胡】   汉语大词典:封胡

  • 星桥鹊驾

    源见“乌鹊填桥”。借指夫妻或情人团聚。宋李清照《行香子》词:“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别情离恨难穷。”

  • 报投

    同“投报”。宋梅尧臣《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词语报投】   汉语大词典:报投

  • 南威

    《战国策》卷二十三《魏策二》:“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春秋时,晋文公得美女南威,迷她的美色三日不朝。后遂用为美女

  • 先忧后乐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后以“先忧后乐”谓先忧苦而后安乐。钱基博《辛亥江南光复实录》:“枵腹从公,人情所难,职不分文武,阶无问大小,上至都督,下至走卒,一律日支钱二

  • 郑国诗

    《诗经.郑风.溱洧》:“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诗经》中有一篇题为“溱洧”的诗,以“赠之以芍药”句咏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爱情。因此篇选自《郑风》,故称“郑国诗”。后因用为咏男

  • 隐鳞戢翼

    同“隐鳞藏彩”。《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时,隐鳞戢翼。”吕延济注:“梁王在昔微时,暗潜其明,如龙凤隐鳞翼也。”并列 龙藏匿鳞甲,凤敛藏羽翼。比喻贤者时宜不合暂时隐居,怀才待用。南朝梁·任

  • 倦尾赤色

    同“鲂鱼赪尾”。宋曾巩《送吴秀才》诗:“怜君满腹富文彩,倦尾赤色无波澜。”述补 比喻十分困苦辛劳。语本《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赪尾。”宋·曾巩《送吴秀才》:“怜君满腹富文彩,~无波澜。”△多用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