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火如荼

如火如荼

荼,指茅草上开的白花;火,红色。如火如荼,原为形容军容之盛,后泛指气势蓬勃旺盛。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在杀了大臣伍员之后,尽管国内连年饥馑,但他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仍于公元前482年,率军北上,与晋定公会盟于黄池,欲图争夺中原霸权。闻知吴国内部空虚,越王勾践乘机率师袭吴。这时,正与晋侯争霸的吴王夫差闻知此讯大惊。急忙商议对策。根据大臣建议,夫差决定仍按原定计划与诸侯集会,待争得霸主地位后,再回师击越。这样,当夜夫差便将所率三万精兵分成中、左、右三个方阵。中军,衣服、旗帜、甲胄皆是白色,远望如一片盛开的白色花朵;左军,皆赤色,望上去如同熊熊烈火;右军,皆黑色,望上去如同乌云翻滚。次日凌晨,夫差亲自指挥,一声鼓响,三万将士齐声狂呼,地动山摇。见此阵势,晋定公和其他诸侯都吓破了胆,只好乖乖地同意夫差当霸主,而后夫差才还师吴国,抗击越国入侵。

【出典】:

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增,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陈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增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阵,去晋军一里。昧明,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例句】:

茅盾《清明前后》:“她跟着学校撤到武汉,就卷入了那时候如火如荼的抗敌高潮。”


并列 荼,开白花的茅草。既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红,又像盛开的荼花那样白。原比喻军容壮盛,后形容气势蓬勃、气氛热烈。语本《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张贤华《欲海沉浮》:“正是在那次~的誓师大会上! 他邂逅了同校同年级却不同班的李小青。”※荼,不读作chá,不要写成“茶”。△褒义。多用于描写状态程度。→汹涌澎湃 风起云涌 轰轰烈烈 热火朝天 方兴未艾 ↔冷冷清清 死气沉沉。 也作“如荼如火”。


“如火如荼 ( tú) ”,形容热烈或旺盛。

“如火”,像火一样。“如荼”,“荼”是什么呢? 为什么像 “荼”一样?

如火如荼”原喻军容之盛。《国语·吴语》记载: 以万人为方阵,都拿着画有日月的白旗、画着蛟龙的白旗及白色的盾甲、白羽之箭,“望之如荼”。荼,是一种开白花的茅草,士卒所持皆白色之物,故 “望之如荼”。在这样的方阵中,“王亲秉钺 ( yuè) 载白旗,以中阵而立”。而左军也如此,都拿着画有日月的红旗,画有蛟龙的红旗及红色的盾甲、红羽之箭,“望之如火”。后世因之形成 “如荼如火”或 “如火如荼”之语,以形容热烈或旺盛。此语今多用于生产劳动活动中。


【词语如火如荼】  成语:如火如荼汉语词典:如火如荼

猜你喜欢

  • 九迁

    汉.焦延寿《易林》卷三《履.节》:“汉车千秋一日九迁其官。”汉代车千秋在很短时间内被汉武帝多次提升职位,人称“一日九迁”。一日九迁,为极言誇张之义,非实指一天之内,九次晋升。后用为官职晋升极快的典故。

  • 金汤壁

    源见“金城汤池”。指防守壁垒严固。金元好问《满江红.郝仲纯使君守坊州》词:“是往时,曾护国西门,金汤壁。”【词语金汤壁】   汉语大词典:金汤壁

  • 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 ㄒㄧㄥˇ xǐng ):再三反省。 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 古代儒家所奉行的修身之道。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汉.董仲

  • 计过自讼

    《论语.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后以“计过自讼”谓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明史.舒芬传》:“芬丰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夜则计过自讼。”连动 为自己的过错深感不安而自责。

  • 入彀

    源见“英雄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亦指应进士考试。宋范仲淹《赠户部郎中许公墓志铭》:“翘翘入彀,郁郁登瀛。荣滞六曹,淹恤百城。”亦比喻中圈套。清李渔《凰求凤.先醋》:“怕什么良缘难遂,只要你赚鸳鸯,

  • 槎犯斗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登天遨游。唐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诗:“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

  • 脱輹

    《易.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说,通“脱”。陆德明释文:“辐,本亦作輹,音服。马云:车下缚也。”按,即缚住车轴之绳,脱落则车不能行驶。故以“脱輹”喻夫妻不和,失其结合之纽带。后并作夫妻离异

  • 文恬武嬉

    文官武将都习于安逸嬉游。唐代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恬( ㄊㄧㄢˊ tián 甜):安乐。并列 文,文官;武,武将。文武官安逸游乐。多指文武官耽于安乐,不问国家政事。唐·韩愈《平

  • 倒餐蔗

    同“倒餐甘蔗”。宋戴复古《送吴伯成归建昌》诗之一:“无因暗投璧,有味倒餐蔗。”

  • 伊籍懒

    参见:伊籍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