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夷惠

夷惠

伯夷和柳下惠。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汉代扬雄《法言.渊骞》:“曰:‘是夷惠之徒与?’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伯夷,非其君不事;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孟子.万章》:“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谓伯夷器量狭窄,柳下惠不太严肃。所以后世称人之德性介乎夷惠之间的叫作“不夷不惠”。


【词语夷惠】   汉语词典:夷惠

猜你喜欢

  • 因人成事

    因:依靠。指毛遂对一同随行来的门客说:你们都是依靠别人力量把事情办成功。后以此典比喻人没有本事而依赖他人办事成功而坐享成果。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同意楚、赵联盟,楚出兵救赵,共同抗秦。当时楚考烈王、平原君

  • 行远升高

    《书.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因以“行远升高”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宋朱熹《〈中庸章句〉序》:“虽于道统之传,

  • 河阳花貌

    源见“潘安貌”。形容俊美的容貌。清袁于令《西楼记.诘信》:“一别经年,怎河阳花貌,减些娇倩。”

  • 义乌衔鼓

    《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异苑》曰:“东阳颜乌,以纯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兴(举也),欲令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立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

  • 对山救我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刘瑾用事》:“逮李梦阳下锦衣卫狱,……将置之死。时翰林修撰康海与梦阳同有才名,各自负不相下。……强之再,梦阳乃以片纸书数字,曰:‘对山救我,唯对山为能救我。’对山者

  • 南征之怨

    《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这

  • 胡山叶飞

    唐.张固《幽闲鼓吹》:“乔彝京兆府解试,时有二试官。彝日午叩门,试官令引入,则已醺醉。视题曰《幽兰赋》,不肯作,曰:‘两个汉相对作此题!速改之。’为《渥洼马赋》,曰:‘校些子。’奋笔斯须而就,警句云:

  • 高山仰止

    源见“高山景行”。谓崇敬仰慕。《隋书.高祖纪下》:“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侄,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主谓 对伟大崇高的人物表示仰慕和尊崇。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箕业

    同“箕裘弓冶”。明李开先《端正好.赠康对山》套曲:“你先公箕业长,你科名囊脱颖。”【词语箕业】   汉语大词典:箕业

  • 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朝廷大臣,要用仁义之道事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辞职不干。 旧指为臣之道。语出《论语.先进》:“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清.顾炎武《与公肃甥书》:“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甥宜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