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东方,故以东隅指早晨。桑榆,树名。日落于西方,余光尚留于树上,故以此指傍晚。全句指经过努力,形势会迅速扭转。早晨失去,不到晚间就重新收回。冯异(?-34年),字公孙,颖川父城(今河南平顶山)人,光武帝大将。建武三年(27年),以征西大将军与邓禹、邓弘等共击赤眉,因彼此计划不协调而遭挫折,死伤者3000余人。不久,冯异又集合数万军队与赤眉会战,同时,又令敢死之士伪作赤眉军,伏于道侧,终于大败赤眉军,先后降其部众近20万。光武帝闻知大捷,特地发信慰劳他说:“消灭了赤眉,所有将士十分劳苦,开始虽然打了败仗,现在终于大获全胜,扬眉吐气,可以说得上早晨有所损失,晚上即将形势扭转,马上我就要论功行赏,用以酬劳你们建立的功勋。”

【出典】:

后汉书》卷17第646页《冯异传》:“(帝)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例句】: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并列 东隅,指日出处;桑榆,指日落处。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取得了胜利;或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却得了收获。语出《后汉书·冯异传》载刘秀《劳冯异诏》:“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姚雪垠《李自成》卷3:“剿,今后如何用兵,必须立即妥善筹划,以期~。”※隅,不读作ǒu。△多用于描写得失兼而有之的人或事。→堤内损失堤外补。也单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词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汉语词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猜你喜欢

  • 千疮百孔

    谓破败不堪或弊病很多。清 李渔《意中缘.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杨朔《龙马赞》:“一九四八年初春,我就是随着解放军翻过南山,踏到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来的。

  • 铜沟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吴王(夫差)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槛珠玉饰之。”后借指宫苑或御沟。明屠隆《綵毫记.长安豪饮》:“朝班初㪚,并马出铜沟,过紫陌,醉红楼。”清黄景仁《陌上行

  • 哀痛诏

    《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上(汉武帝)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清遣卒田轮台……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又《西域传赞

  • 兰味

    源见“金兰之友”。比喻意气相投。唐骆宾王《上梁明府启》:“志合者蓬心可采,情谐者兰味宁忘!”【词语兰味】   汉语大词典:兰味

  •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竖子:小子,含轻蔑意。 当时没有真正的英雄,让小竖子成就了功名。 原慨叹英雄难得。 后也用以比喻上品无货,致令次品走俏。语出《三国志.魏志.王粲传.附阮籍》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阮籍)登广

  • 贪人积胡椒

    同“胡椒八百斛”。宋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

  •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变”。《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见“一成不变”。《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

  • 祢衡俊

    《文选》卷三十七东汉.孔文举(融)《荐祢衡表》:“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旁求四方,以招贤俊……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东汉处士祢衡,甚有才名,英俊年少,甚得北海孔融

  • 大功告成

    《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后以“大功告成”谓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清梅曾亮《总兵刘松清家传》:“八年大功告成,入觐赐诗,取民所呼青天者以为句。”主谓 指艰巨、伟大的

  • 八叉

    同“八叉手”。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张锡〕天资俊拔,下笔成文,诚八叉七步之才也。”【词语八叉】   汉语大词典:八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