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风歌

大风歌

此歌是汉高祖刘邦表达渴望安邦治国之情怀。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创业和渴望安邦治国的豪情壮志。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泗水亭(今江苏沛县东)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刘邦在沛吏萧何、曹参等支持下,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死,刘邦与项羽领导之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推翻秦朝统治,废秦严刑苛法,约法三章,甚得民心。同年,项羽入关,刘邦被封为汉王。不久,项羽与刘邦展开“楚、汉战争”。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先后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迁六国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以便控制;实行重农抑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复员士卒等政策;修改秦律,制定《汉律》九章;定军法、历法、度量衡。前195年,刘邦率军打垮英布之军队后,回京路过故乡沛县,在沛宫大宴家乡父老亲旧,并挑选了120名沛县儿童,教他们唱歌,喝酒高兴的时候,刘邦弹拨筑(乐器)的弦,唱起自编之歌词:“大风卷起啊白云飞扬,皇威普及海内啊我衣锦还乡,从哪里得到勇猛将士啊守卫祖国的四面八方!”刘邦叫儿童们跟着学唱,他又跳起舞来,感慨伤心,流下数行热泪。此典又作“歌大风”、“大风诗”、“沛歌风”、“海内风”、“猛士歌”、“猛士大风歌”、“歌风”、“歌沛邑”、“唱大风”。

【出典】:

史记》卷8《高祖本纪》389页:“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hān鼾,喝酒高兴),高祖击筑(古代弹拨乐器,十三弦,左手按弦,右手拿竹尺击弦发音),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例句】:

北周·庾信《汉高祖置酒沛公赞》:“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 唐·李世民《唐功成庆善乐舞辞》:“共乐还谁宴,欢此大风诗。” 李世民《过旧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唐·杜甫《伤春》:“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宋·陆游《夜酌》:“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元·刘因《白沟》:“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明·陶望龄《沛县过高帝庙》:“云归尚识真人气,风起犹传猛士歌。” 清·杨潮观《新丰店马周独酌》:“只听那猛士大风歌,他全不要诗书王佐。” 清·翁照《咏史》:“而胡丰沛游,歌风起激越。” 清·彭桂《和楚人李人鹄阎古古先生》:“空想大风歌沛邑,只余落日吊彭城。” 董必武《感时杂咏》:“欲守四方歌大风,飞鸟未尽先藏弓。” 朱德《赠友人》:“北华恢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典源】《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今译】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回到故乡沛县。他在沛宫设酒大宴家乡父老亲旧,并挑选了一百二十名沛县少年,教他们唱歌。时至酒酣,高祖击筑,高唱一曲自写的歌:“大风起啊云飞扬,威加四海啊归故乡,哪得勇士啊守四方!”又令少年习唱。高祖起舞,慷慨伤怀,不禁泣下。后人称此歌为“大风歌”。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帝王创业; 或表现慷慨豪迈,渴望安邦治国的情怀。

【典形】 大风歌、大风诗、歌大风、歌风、歌沛邑、海内风、猛士大风歌、猛士歌、沛歌风、唱大风、歌词继大风、忆大风、歌汉士。

【示例】

〔大风歌〕 唐·杜甫《伤春》:“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大风诗〕 唐·李世民《唐功成庆善乐舞辞》:“共乐还谯宴,欢此大风诗。”

〔歌大风〕 北周·庾信《汉高祖置酒沛公赞》:“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

〔歌风〕 清·翁照《咏史》:“而胡丰沛游,歌风起激越。”

〔歌沛邑〕 清·彭桂《和楚人李人鹄阎古古先生》:“空想大风歌沛邑,只余落日吊彭城。”

〔海内风〕 元·刘因 《白沟》:“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猛士大风歌〕 清·杨潮观《新丰店马周独酌》:“只听那猛士大风歌,他全不要诗书王佐。”

〔猛士歌〕 明·陶望龄《沛县过高帝庙》:“云归尚识真人气,风起犹传猛士歌。”

〔沛歌风〕 宋·陆游《夜酌》:“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词语大风歌】   汉语词典:大风歌

猜你喜欢

  • 蜮射

    同“含沙射影”。宋欧阳修《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诗:“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又因宋儒谗说,致熊登朴两遭蜮射,无端佐官,人谓江陵英察,兹事则太愦愦云。”【词语蜮射】   汉

  • 引光夜凿

    源见“凿壁偷光”。谓穷士勤学。元 柯丹丘《荆钗记.会讲》:“刺股悬头曾努力,引光夜凿匡衡壁。”

  • 空中咄咄书

    源见“殷浩书空”。形容失意惊讶愤懑的神态。宋陆游《庵中纪事用前辈韵》:“空中咄咄安用书,身外悠悠固难计。”

  • 传衣

    《旧唐书.方伎传.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获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北魏时,达摩和尚出家后由释迦亲授禅宗,以僧迦梨衣,即金襕的袈裟。后世

  • 长楸走马

    三国 魏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古大道旁植楸树,长楸指绵延的大道。后以“长楸走马”谓纵马于大道。宋晁补之《虞美人.代内》词:“老向长

  • 浃日

    十日。浃,周匝,自甲至癸,周匝十日,谓之“浃日”。《国语.楚语下》:“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词语浃日】   汉语大词典:浃日

  • 人尽夫也

    意谓女子未出嫁时,人人皆有可能为其丈夫。 表示未婚女子可以自由选择配偶。语出《左传.桓公十五年》:“雍姬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卿斋志异.金生色》:“

  • 蔡邕铭

    同“郭泰碑铭”。元傅若金《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诗:“史留徐稚传,碑勒蔡邕铭。”

  • 瓦灶绳床

    以瓦为灶:以绳系床,形容家庭极其贫困。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茅椽蓬牖,瓦灶绳床。”

  • 望衡对宇

    门屋相望。形容居处接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庞)士元居汉之阴……司马德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衡:通“横”,横木为门,这里指门。宇:檐下,这里指屋。并列 看到门对着屋。形容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