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矣。”

春秋时,晋人豫让在投奔知伯后,受到重视与尊敬。后赵襄子杀死了知伯,并漆了他的头骨作饮器(或说为溺器)。豫让逃到山中,时刻准备刺杀赵襄子,为知伯报仇。这里所录的话就是豫让为报知伯知遇之恩,而发出的誓言。

士在这里作“男儿”解,是泛指,以与下文中的“女”相对。“士为知己者死”,是说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这里面体现了古代人所赞美的“义”的精神品格。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此语典又可紧缩为“士死知己”,其意义同。汉.曹操《祀故太尉乔玄文》:“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主谓 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指有某种才能的人。知己,指彼此相知,情谊深切的朋友。比喻一个人能为深知和看重自己的人效全力。语出《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汉·刘向《说苑》:“~,而况为之哀乎?”姚雪垠《李自成》:“我们作为他的军师,~,自己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义无反顾。”△褒义。多用于描写能尽心尽力的朋友。→女为悦己者容 为朋友两胁插刀 ↔卖友求荣。 也作“士死知己”、“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词语士为知己者死】  成语:士为知己者死汉语词典:士为知己者死

猜你喜欢

  • 衢室之问与明台之议

    《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明台,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下听于人也。”明台,是传说中黄帝听政之所,主要是征求贤达者的意见。衢室,原指修筑于通衢大道旁之室,为了便于倾

  •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偿:抵偿。 杀了人要抵命,欠了债要还钱。 宋元时熟语。表示理所当然。语出宋.洪迈《夷坚志支甲.卷三.方禹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岂悠悠闲言词所可救解?”元.马致远《任风子》二折:“哦,可知道杀

  • 索米王门

    同“索米长安”。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之二:“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 上蔡黄狗

    同“上蔡苍鹰”。清曾国藩《反长歌行》:“上蔡黄狗空叹嗟,洛阳铜驼百迁徙。”

  • 激扬清浊

    同“激浊扬清”。北周庾信《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见“扬清激浊”。北周·庾信《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词语激扬清浊】  成语:激扬清浊汉语大词典:激扬清浊

  • 鸡犬偷仙药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借指学道求仙。唐钱起《过王舍人宅》诗:“鸡犬偷仙药,儿童授道书。”

  • 文献不足

    文:指古代典籍。献:指熟悉古代制度的贤人。《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征:证明。杞是夏朝的后代,宋是殷朝的后代

  • 槐省棘署

    源见“三槐九棘”。三公九卿的官署。《唐大诏令集.明堂灾告庙制》:“槐省棘署,百僚庶尹,宜竭乃诚,各扬其职。”【词语槐省棘署】  成语:槐省棘署汉语大词典:槐省棘署

  • 笔谏

    《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僻:邪僻。尝:曾。改容:脸色改变。笔谏:借笔为喻,进行规劝。意为唐穆宗为政邪僻,有一次问柳公权

  • 石饮羽

    源见“射石饮羽”。形容勇猛善射。南朝 梁徐悱《白马篇》:“雄名盛李 霍,壮气勇彭 韩。能令石饮羽,复使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