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墨子悲丝

墨子悲丝

同“墨子悲染丝”。唐李瀚蒙求》:“墨子悲丝,杨朱泣岐。”


见“墨子泣丝”。


【典源】 《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吕氏春秋·当染》:“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淮南子·说林训》亦载。

【今译】 墨子名翟 (di),春秋时鲁国人,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见到染丝者而叹息,说:“白丝用青黑染料去染,就成青黑色,用黄色染料去染,就成黄色,染料不同,丝色也不同,放入不同的染缸中去染,颜色也会不断改变。所以染不可不慎重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环境习俗等对人的秉性、志趣等有着重要影响,感慨人易为环境习俗左右,难以自主。

【典形】悲丝、悲丝染、悲素丝、墨子悲丝、泣素丝、素丝、素丝变、素丝涕、素丝易变移、素质随时染、丝色随染异、素丝堪悲、泣练丝、悲染丝。

【示例】

〔悲丝〕 清·黄鷟来《杂诗》:“至巧不如拙,岐路恒悲丝。”

〔悲丝染〕 清·丘逢甲《孟征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

〔悲素丝〕清·纳兰性德《嵇叔夜言志》:“杨朱泣路歧,墨翟悲素丝。”

〔墨子悲丝〕 魏·阮籍《咏怀》之二十:“杨朱泣岐路,墨子悲染丝。”

〔泣素丝〕 唐·韦应物《送李二归楚州》:“忽此嗟岐路,还令泣素丝。”

〔素丝〕 晋·曹摅《感旧诗》:“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

〔素丝变〕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素丝涕〕 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既秉丹石心,宁流素丝涕。”

〔素丝易变移〕 唐·李白《古风》之五十九:“路歧有南北,素丝易变移。”


猜你喜欢

  • 陟明

    《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岁,则能否幽明有别。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后以“陟明”指进用贤能。唐白居易《王众仲可衡州刺史制》:“衡 湘之间,蛮越杂处。

  • 稽古之力

    《后汉书.桓荣传》:“即拜佚为太子太傅(佚,张佚,为汉时博士),而以荣为太子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辎车,有帷蔽可以坐卧载物的马车)。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 畔牢

    同“畔牢愁”。宋林逋《和唐异见寄》:“骚人新遗《畔牢》词,隐几微吟愧所知。”【词语畔牢】   汉语大词典:畔牢

  • 牍背

    同“牍背千金”。清钱谦益《洮河石砚歌》:“岂知飞檄磨厓手,牍背相随狱吏书。”【词语牍背】   汉语大词典:牍背

  • 绛县老人

    《左传.襄公三十年》载:晋悼夫人款待筑杞城归来的舆人,中有绛县人某,问其岁数,他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师旷按六十日轮一甲子推算,曰:“七十三年矣。”史赵说:“亥有二首六身,

  • 绣衣

    同“绣衣持斧”。《北史.高道穆传》:“臣虽愚短,守不假器,绣衣所指,冀以清肃。”【词语绣衣】   汉语大词典:绣衣

  • 举欣欣然有喜色

    举:副词,皆,都。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全都兴高彩烈,喜笑颜开。语出《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清.李汝珍《镜花缘》七八回:“今日之聚,可谓极欢

  • 后来其苏

    源见“徯后之望”。谓明君驾临,百姓苏息。《魏书.出帝平阳王传》:“自北而南,东征西怨,后来其苏,无思不偃。”【典源】《尚书·仲虺之诰》:“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傒予后,后来其苏。’”【今译】《尚书

  • 束之高屋

    同“束之高阁”。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见“束之高阁”。明·李贽《读书乐》:“弃之莫读,~,怡性养神,辍歌送哭。”【词语束之高屋】  成语:束之高屋汉语大词典:

  • 壶浆箪食

    同“箪食壶浆”。宋苏轼《新渠诗》叙:“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见“箪食壶浆”。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