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增灶

增灶

后汉书.虞诩传》载:汉安帝(刘祜)永初四年(公元一一〇年),羌人反汉,攻破并、梁二州,大将军邓骘以军费不足为借口,打算放弃梁州,准备收缩防区,于是召集公卿大臣商议,遭到虞诩的反对。虞诩力主抗敌,邓骘兄弟因此心怀不满,想伺机中伤虞诩。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钞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馀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见本书j部‘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不虞,意料不到的事),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见,音xiàn,显现,显示;见弱,故意显示出弱,以麻痹迷惑敌人),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虞诩不机械死搬兵法教条,而是根据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略战术,他先用疑兵计,假造军情,诳说有援,使敌人不敢穷追,并分散了敌之兵力,使进攻旁县;又用增灶示强的办法,从而摆脱追兵,跳出了重围。

“增灶”是古代军事上以“示强”假象迷惑敌人的战术,与孙膑的“减灶”适成对照,后称为“增灶之计”。

大年《东征口号》(三):“吕梁料敌晨增灶,汾水迎人夜渡关。”(1978年第九期《诗刊》)


猜你喜欢

  • 眸子瞭眊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焉?’”东汉.赵歧注:“瞭,明也。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孟子认

  • 铜楼

    《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三国魏.张晏注:“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西汉成帝为太子时,曾应诏出龙楼门(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也称铜楼,太子宫门。)。后遂用为咏太子之典

  • 冲冠发怒

    同“怒发冲冠”。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见 “冲冠怒发”。唐·元稹《观兵部马

  • 玉堂仙

    同“玉堂客”。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清查慎行《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花县宰,旧是玉堂仙。”【词语玉堂仙】   汉语大词典

  • 子陵竿

    源见“羊裘钓”。严光的钓竿。形容隐居生活。明袁宏道《赠散木和小修韵》:“寂寞双田烟水里,何人道有子陵竿?”

  • 切磋琢磨

    本意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古代一首民歌在称颂卫武公的功业时说,看那淇水弯又弯,绿竹随风舞姗姗,我心中的那个伟人啊!既象骨角切磋的那样光又亮,又象玉石琢磨的十分美观。既大方,

  • 罗雀门

    源见“门可罗雀”。指冷落寂静的门户。唐白居易《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 三缄

    同“三缄其口”。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昔陈灵之被矢,灌氏之泯族,匪降自天,口实为之。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三缄之戒,岂欺我哉!”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子韦布之士,岂知国家大计,宜从此三缄,无自

  • 化雨

    源见“春风化雨”。本指长养万物的时雨。比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儒林外史》三六回:“老师文章山斗,门生辈今日得沾化雨,实为侥幸。”【词语化雨】   汉语大词典:化雨

  • 亥步

    传说禹的臣子竖亥很善走路,后来因此而把健步善行叫“亥步”。《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词语亥步】   汉语大词典:亥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