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

唐.李濬《摭异录》:“太和(即大和,唐文宗年号)中,内殿赏花,上问程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为首?’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上叹赏移时。”

说郛》卷三引李濬《松窗杂录》记为唐明皇问侍臣事,与此有异。

唐.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诗:“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此亦含“国色天香”之词。古人常以“国色”称誉绝世美人,如《公羊传.僖公十年》说:“骊姬者,国色也。”后因牡丹花美艳,为世人所赏爱,故又以“国色”称誉牡丹。“国色”之外,再加“天香”,遂以喻牡丹,也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宋.范成大《与至先兄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此是咏牡丹花。明.郑若庸《玉玦记.访友》:“他有个亲生的女儿,叫做娟奴,见在南瓦子住,果是天香国色。”此是写女子之美丽。


并列 原形容牡丹色香俱佳,后形容女子容颜俊美。语本唐·李正封《咏牡丹》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清·秋瑾《精卫石》3回:“虽非~艳,秀目修眉樱口鲜。”△褒义。用于描写容貌。→国色天姿 国色无双 倾城倾国。也作“天香国色”。


【词语国色天香】  成语:国色天香汉语词典:国色天香

猜你喜欢

  • 金屋贮娇

    同“金屋藏娇”。南朝 梁费昶《长门怨》诗:“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主谓 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要用金屋让其居住一事。形容纳娶美丽女子为妻妾。语本汉·班固《汉武故事》:“胶东王(刘彻)数岁,长公主

  • 揭箧担囊

    盗窃箱笼等财物。《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亦作“揭箧探囊”。《旧唐书.酷吏传序》:“今夫国家行斧钺之诛,设狴牢之禁以防盗者,虽云固矣,而犹逾坦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

  • 功人功狗

    指西汉建立后,高祖刘邦对萧何及其他群臣论功封赏时之比喻。后以此典比喻有功的谋臣将领。萧何(?——前193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主吏掾(yuàn院,主管总务、人事,与闻政务的属员)。秦二世元

  • 玉箫旧约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载:韦皋昔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师事之。荆宝之婢玉箫,常侍于韦。年稍长,因有情焉。韦归觐,遗玉指环,与玉箫约为夫妇。后七年,韦皋不至,玉箫遂绝食死,终转生为韦妾

  • 入木三分

    《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本谓笔力劲健,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

  • 覆鹿寻蕉

    源见“蕉鹿梦”。喻指人间的得失荣辱。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䴙鹈寒,莎鸡动,乌轮兔驾迅长空,覆鹿寻蕉恍梦中。”连动 比喻把真事看做梦幻。比喻神智恍惚,不辨真假虚实。语本《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

  • 书淫

    晋.皇甫谧《玄晏春秋》:“余学或兼夜不寐,或临食忘餐,或不觉日夕,方之好色,号余曰书淫。”(见《北堂书钞》卷九十七)此事又见《晋书.皇甫谧传》。又《梁书.刘峻传》:“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

  • 精益求精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后因用“精益求精”表示已经很好还求更好。清赵翼《瓯北诗

  • 仲宣怀土

    源见“王粲登楼”。谓身在异乡,思念故土。王粲,字仲宣。前蜀韦庄《江上逢故人》诗:“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

  • 鬼笑人

    同“鬼笑穷”。宋陆游《苦贫》诗:“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词语鬼笑人】   汉语大词典:鬼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