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含垢
含垢:忍受垢耻。 意谓一国之君,为了顾全大局,有时也不免含垢忍辱。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杨伯峻注:“含垢,杜注云:‘忍垢耻’。《老子》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意盖谓国君宜以社稷之长远利益为重,不宜小不忍而危害社稷。”宋.苏轼《上皇帝书》:“国君含垢,至察无徒。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材取次可用。”
含垢:忍受垢耻。 意谓一国之君,为了顾全大局,有时也不免含垢忍辱。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杨伯峻注:“含垢,杜注云:‘忍垢耻’。《老子》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意盖谓国君宜以社稷之长远利益为重,不宜小不忍而危害社稷。”宋.苏轼《上皇帝书》:“国君含垢,至察无徒。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材取次可用。”
《后汉书.刘陶传》:“(刘陶因上疏弹劾宦官祸国,反被诬“通贼”,冤死狱中)时司徒东海陈耽,亦以非罪与陶俱死。耽以忠正称,历位三司(三司,即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光和五年(公和,汉灵帝
弮(quān圈):弩弓。空弮:张弓而无箭可射。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谈到导致自己残遭迫害的“李陵之祸”,其中说道:李陵率领的步兵不够五千人,远赴战场,到达匈奴王廷之地,这无异于垂饵于虎口,可是他在
源见“吴市隐”。谓遁隐以避乱政。宋陆游《梅子真泉铭》:“梅公之去汉,犹鸱夷子之去越也。”
《左传.文公十七年》:郑子家为书与晋之赵宣子曰:“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晋.杜预注:“以德加己,则以人道相事。”“言急则欲荫茠于楚,如鹿赴险。”春秋时,晋灵公
指申包胥对伍员(即伍子胥)说:人多可以胜过天意。后以此典指人可以凭自己的知慧和群众的力量战胜自然。申包胥,申氏,名包胥(一作勃苏),也叫棼冒勃苏。他是春秋时楚国贵族,楚君蚡冒的后代,又称王孙包胥。他和
源见“韦弦”。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谓以有余补不足。唐卢纶《送丹阳赵少府》诗:“佩韦宗懒慢,偷橘爱芳香。”【词语佩韦】 汉语大词典:佩韦
源见“虫臂鼠肝”。比喻轻微卑贱之物。唐高彦休《唐阙史.军中生饩》:“及大军加境,畅饮荐羞,不常厥味,猫脾鼠肝,亦登于俎。”宋陆游《寓怀》诗:“成败两蜗角,贵贱一鼠肝。”【词语鼠肝】 汉语大词典:鼠
《后汉书.高凤传》:“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
源见“穆王八骏”。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亦喻良才。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
《晋书.王祥传》:“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后因以“王祥守柰”为孝亲之典。唐李瀚《蒙求》:“王祥守柰,蔡顺分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