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唾面自干

唾面自干

比喻逆来顺受,受到侮辱也不加以反抗。亦称“唾面勿拭”、“师德唾面”、“干汝唾”。见唐娄师德之事迹。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进士出身。上元初(674年)曾为监察御史,后以征讨吐蕃有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天授初(690年)为丰州都督,亲率将士屯田,积谷数百万,后升任宰相。史载其人深沉有度量,以谨慎忍让闻名于世。一次他的弟弟奉命守代州,向他告别。他嘱其遇事要能忍耐。其弟说: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唾口水,我也不过是擦了而已。师德则说:不对,擦掉会使他更生气,应该让其自干。

【出典】:

新唐书》卷108《娄师德传》4093页:“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师德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例句】: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宋·陆游《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 宋·陆游《庵中独居感怀》之二:“顽面敢辞干汝唾,蔬餐聊得曲吾肱。” 明·唐寅《百忍歌》:“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5回:“他从年轻时候得了选拔,便想到他祖上唾面白干那番见识,究竟欠些褒气。” 近代·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夫人而至于唾面自干,天下之顽钝无耻,孰过是焉!”


其他 形容过分容忍,受辱后毫不反抗。语本《尚书大传·大战》:“骂女(汝)毋叹,唾女毋干。”又《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师德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之感。”※唾,不读作chuí。△多指人过于软弱。 →含垢忍辱 ↔不平则鸣


【典源】 唐·刘肃《大唐新语·容恕》:“初,(娄) 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也,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新唐书·娄师德传》亦载,较略。

【今译】 唐代娄师德位居宰相,为人深沉大度。其弟被任为代州都督。临别时,师德问他:“你今得为州牧,官位已高,如何能保全呢?”其弟说:“从今以后即使有唾我的脸的,也不敢回言,只自己擦掉,决不让兄长忧虑。”师德说:“这正是我耽心的。人家唾你,是因为生你的气,你自己擦去,不更使人生气吗?唾沫不擦自然会干,不如微笑地接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对人尽量忍让,避免惹事。

【典形】 干汝唾、娄公唾、师德唾面、拭面、唾面、唾面娄、唾面勿拭、唾面自干、面能干唾、唾行自干、唾面自拭、唾俟面干。

【示例】

〔干汝唾〕 宋·陆游《庵中独居感怀》之二:“顽面敢辞干汝唾,蔬餐聊得曲吾肱。”

〔娄公唾〕 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师德唾面〕 明·唐寅《百忍歌》:“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

〔拭面〕 宋·陈师道《次韵春怀》:“折腰方赖禄,拭面未伤和。”

〔唾面〕 元·滕斌《普天乐·气》:“唾面来时休教拭,看英雄自古如痴,前程万里。”

〔唾面娄〕 唐·唐彦谦《和陶渊明贫士诗》之四:“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唾面勿拭〕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唾面自干〕 宋·陆游《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


【词语唾面自干】  成语:唾面自干汉语词典:唾面自干

猜你喜欢

  • 戒舟慈棹

    言佛之戒律慈悲,如舟棹以渡人。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道释经》:“若乘戒舟,鼓以慈棹,而不能横截风涛,达登彼岸者,无此理也。”【词语戒舟慈棹】  成语:戒舟慈棹汉语大词典:戒舟慈棹

  • 轻裘缓带

    裘:皮衣服。缓:宽松。穿着轻松柔软的皮衣,系着宽松的带子。形容态度闲适从容。典出晋羊祜之事迹。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司马师妻弟。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五年(公元2

  • 鸡竿赐赦

    同“金鸡放赦”。宋岳珂《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诗:“蝉冕侍祠三事列,鸡竿赐赦九州同。”

  • 佳城

    同“滕公佳城”。《文选.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李周翰注:“佳城,墓之茔域也。”【词语佳城】   汉语大词典:佳城

  • 名下士

    参见:名下无虚士【词语名下士】   汉语大词典:名下士

  • 烹文挚

    《文选》卷三十五张协《七命》唐.李善注引《吕氏春秋》:“齐闵王病瘠,往宋迎文挚。文挚视王疾,谓太子曰:‘王病得怒当愈,愈则杀挚如何?’太子曰:‘臣当与母共请于王,必不杀子矣。’挚往,不解履登床,履衣问

  • 瑶池

    《史记.大宛列传》:“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后因以“瑶池”指仙境。唐太宗《帝京篇》诗序:“忠良可接,何必海

  • 赠策

    同“赠鞭策”。清黄遵宪《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四海同袍征士气,频年赠策故人书。”【词语赠策】   汉语大词典:赠策

  • 人生识字忧患始

    优患:忧虑。 意谓人不识字,懵懵懂懂,无思无虑;人一读书明理,就有了忧患意识。语出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中国的成语只

  • 拔斾

    源见“拔赵帜易汉帜”。借指克敌致胜。唐李商隐《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秦人屡出,自欲焚舟;楚卒数奔,谁教拔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