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哀感中年

哀感中年

源见“东山丝竹”。指人至中年后常为事而感伤。清 丘逢甲《东山感春诗》之六:“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


【典源】《世说新语· 言语》:“谢太傅(安) 语王右军 (羲之) 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晋书·王羲之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东晋谢安 (字安石) 对王羲之 (曾任右军将军) 说:“人至中年易动感情,每与亲友分别,就忧伤好几天。”王羲之说:“人接近暮年,自然会这样,正需要以丝竹音乐来陶冶排遣。常怕被儿孙辈知道,破坏欢乐的情绪。”谢安曾在东山隐居。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中年的心情;或用以形容演奏欣赏音乐; 或用以形容与亲友分别之情。

【典形】 哀感中年、东山丝竹、丝竹东山、丝竹陶写、丝竹中年、畏逢亲友别,中年哀乐、中年丝竹、作数日恶、别怀恶、陶写待桑榆、正赖丝与竹、儿辈知此乐、中年怀抱、越山丝竹、中年作恶、中年心事。

【示例】

〔哀感中年〕 清·丘逢甲《东山感春诗》之六:“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

〔东山丝竹〕 清 ·丘逢甲 《还山书感》:“南渡衣冠尊旧族,东山丝竹负中年。”

〔丝竹东山〕 明·陆钰《曲游春·和查伊璜客珠江元韵》:“携来丝竹东山,几度尊前杖底。”

〔丝竹陶写〕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鬓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丝竹中年〕 清·王士禛《将往金陵冒辟疆携歌儿见过》:“莺花上日连秋社,丝竹中年感谢公。”

〔畏逢亲友别〕 宋· 陆游 《羁怀》:“谢傅畏逢亲友别,庞公思遣子孙安。”

〔中年哀乐〕 元·白朴《用前韵留别巴陵诸公》:“亲友间,中年哀乐,几回离别。”

〔中年丝竹〕 清·黄遵宪《上海喜晤陈伯严》:“大地山河悲缺影,中年丝竹动欢心。”

〔作数日恶〕 宋·苏轼《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缅怀别时语,复作数日恶。”


【词语哀感中年】  成语:哀感中年汉语词典:哀感中年

猜你喜欢

  • 映萤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穿壁未勤,映萤愈甚。”

  • 魏紫

    源见“魏紫姚黄”。牡丹名种之一。宋辛弃疾《临江仙》词:“魏紫朝来将进酒,玉盘盂样先呈。”【词语魏紫】   汉语大词典:魏紫

  • 髻珠

    《法华经.安乐行品》:“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佛教语。指国王发髻的明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南朝梁元帝《梁安寺刹下铭》:

  • 裂帛系书

    源见“雁足书”。指设法传送信息。南朝 梁江淹《恨赋》:“裂帛系书,誓还汉恩。”

  • 惭路鬼

    源见“鬼揶揄”。谓宦途坎坷。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揄揶惭路鬼,憔悴切波臣。”

  • 悬徐剑

    源见“季札挂剑”。悼念亡友。李光《河山四律》之三:“丘坟我已悬徐剑,湖海人犹著范袍。”

  • 犀兕空多

    源见“华元弃甲”。形容战败损失辎重。清 鲍珍《范忠贞公祠》诗:“当年闽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艺:技能,本领。货:卖,出售。 旧指学成文武全才,好为皇家效力。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孩儿道:十载学成文武艺,今年货与帝王家。”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 万顷玻璃

    唐.杜甫《渼陂行》:“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后人遂以此语喻水波澄清。元.关汉卿〔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吴山色千叠翡翠,

  • 金篦刮膜

    同“金篦刮目”。宋黄庭坚《次韵无实病目》:“金篦刮膜会有时,汤熨取快术诚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