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楚筵辞醴”。借指无端遭祸被暴君囚禁。宋陆游《书幸》诗之二:“既逃申公钳,又异卞和刖。”
从自身的真情实感出发,而落脚到礼义教化上。 强调作文须有教育目的,不能只抒发一己的感情。语出《文选.卜商〈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晋.挚虞《文
源见“尹邢避面”。指互相嫉妒争宠。清赵翼《啖荔戏书》诗:“只有李桃不自量,正用此时绽如毱。自恃犹思邢 尹争,相形已觉舆台辱。”【词语邢尹争】 汉语大词典:邢尹争
《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乌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后因以“乌喙”指代勾践。清吴伟业《谒范少伯祠》诗:“浪掷红颜终是恨,拜辞乌喙待何如?”【词语乌喙】 汉语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载:杜陵韦固,元和二年旅途遇一老人,携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捡书,自言“主天下之婚姻”。固问所寻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答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
追求得有一定的方式,得到与否却听之于命运。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循规蹈矩,听天由命的哲学思想。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好。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而信。”介葛卢听到牛鸣,说这头母牛已经生过三头小牛,而且都被用来作了供品,
《列子.说符》:“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尝而知之。’”淄和渑的水异味,但一混合就不容易尝出来了。孔子说:“虽然淄渑的水混合后难以辨别,只有易牙(齐桓公的宠臣,善于调味)一尝
唐.李蘩《邺侯外传》:“玄宗方与张说观棋,中人抱泌至,俶(注:泌姑子,名员俶,时年九岁)与刘晏皆在帝侧。及玄宗见泌,谓说曰:‘后来者与前儿迥殊,仪状真国器耳!’说曰:‘诚然。’遂命说试为诗,即令咏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