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原指词句上的细致斟酌。元代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官泛征,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后转而指人迂执而不达事务。元曲《杀狗劝夫》:“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亦用以形容卖弄文才,装腔作势的丑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


并列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语出元·秦简夫《剪发待宾》2折:“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又则道俺咬文嚼字。”师陀《山川·历史·人物》:“我们在这里~的辩证,毕竟有些书呆子气。”②形容卖弄才学。明·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人叫他做半瓶醋。”③指只纠缠字句,不注重实际。张洁《沉重的翅膀》:“郑子云的话,在他看来是书呆子的呓语,~,天方夜谭,理想主义。”※嚼,不读作jué。△贬义。多用于语言表达方面。→字斟句酌 寻行数墨↔文不加点 率尔操觚。也作“嚼字咬文”、“咬文啮字”、“咬文咬字”。


【词语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汉语词典:咬文嚼字

猜你喜欢

  • 无须之祸

    《三国志.袁绍传》:“遂勒兵捕诸宦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按,宦人不长胡须。后因以“无须之祸”谓无辜受牵累而遭祸。宋陈亮《送吴允成运干序》:“及其徒既衰,而异时熟视不平者合力共攻之,无须

  • 轻车熟路

    同“驾轻就熟”。宋辛弃疾《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词:“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并列 在熟悉的路上驾着轻装的车子。形容很有经验或熟悉情况,做起来很不费力。语本唐·韩愈《

  • 以讹传讹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错误地传扬开去,越传越错。《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偏正 讹,谬误。谬传错误的事物,越传越错。郭沫若《坐地巡

  • 断鞅

    《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驾,将走邮棠。大子与郭荣(大子,即太子光。郭荣,齐大夫)扣马,曰:‘师速而疾,略(谓夺取物资)也。将退矣,君何惧焉?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轻(轻,指轻举妄动),轻则失众。君必待之

  • 螳臂

    同“螳斧”。明徐复祚《投梭记.渡江》:“倘以礼数之虚文,贾不测之实祸,那时螳臂奚施,麝脐空噬,莫怪钱凤此时不言也。”【词语螳臂】   汉语大词典:螳臂

  • 三益

    《后汉书.冯衍传》:“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也。”唐.李贤注:“《论语》载孔子言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故衍引以为言也。”《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 相门洒扫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汉魏勃早年家贫,欲求谒齐相曹参,无以为贽,就经常在齐相舍人门外帮助洒扫。久之,舍人感到奇怪,问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舍人很同情,引荐他谒见曹参,荐

  • 斠若画一

    见〔萧何为法,斠若画一〕。并列 端正公平,明确一致。章炳麟《訄书·弭兵难》:“吾以为火器之穷,人人殚精竭思而无所进,万国之强弱,~。”△褒义。常用于表示处事公平一致方面。【词语斠若画一】  成语:斠若

  • 萤囊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清沈曰霖《晋人麈.诗话》:“萤囊频替火,雪案惯堆花。”【词语萤囊】   汉语大词典:萤囊

  • 釜中之鱼

    源见“鱼游沸鼎”。比喻处于死亡边缘的人或事物。《元史.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杨八老和一群百姓们,都被倭奴擒了,好似瓮中之鳖,釜中之鱼。”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