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孙登啸”。宋晁补之《满庭芳.次韵答季良》词:“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同“桃梗”。明 卓发之《与汤海若先生书》:“窃以国朝诗人,王 李诸家,如桃梗土偶,石女木童,略具冠簪面目耳。”【词语桃梗土偶】 成语:桃梗土偶
同“带经锄”。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诗:“家学经锄世所钦,会稽竹箭比南金。”【词语经锄】 汉语大词典:经锄
亦作“丁忧”。《世说新语.仇隙》:“(王)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南史.谢贞传》:“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参见“丁忧”条。【词语丁艰】 汉语大词典:丁艰
同“再衰三竭”。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君喜先鸣早,余惭再鼓衰。”
同“吴市隐”。清尤侗《别长安》诗:“燕市遨游今不见,吴门变姓且归来。”【词语吴门变姓】 汉语大词典:吴门变姓
比喻谦虚好学,人皆可以为师。这是孔子谈到学习时的一句话。他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出典】:《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
见“出类拔萃”。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词语拔群出类】 成语:拔群出类汉语大词典:拔群出类
《晋书.阮籍传》附《阮咸传》:“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晋代参加竹林游乐的“七贤”之中,有阮籍、阮咸叔侄二人,故以“竹林”常用为咏叔侄关系之典。唐.綦毋潜《送郑务拜伯父》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后以“止足”谓凡事知止知足,不贪得无厌。《汉书.隽疏于薛等传赞》:“疏广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絫。”严复《论世变之亟》:“物不足则必争,而争者人道之大患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