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呕心沥血

呕心沥血

呕:吐;沥:滴。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分别出自唐李贺的事迹和韩愈的诗句中。参见“锦囊佳句”和“忘形交”条。史载,李贺每日外出归来,其母便让婢女探囊中,见所写纸多,便怒道:“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作罢呀!”韩愈在《归彭城》一诗中则有“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的句子。后人遂把二者合称为“呕心沥血”。

【出典】:

新唐书》卷203《文艺下·李贺传》5788页:“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又,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例句】:

叶圣陶《抗争》:“我的舞台,几年在这里呕心沥血的戏,现在被撵下来了。”


并列 沥血,滴血。形容用心过度,费尽心思。邓贤《中国知青梦》自序3:“写作是一种~的劳作,恐怕仅仅趋名或者趋利都无法忍受这种劳作的艰辛和寂寞……”△褒义。多用于文艺创作方面,有时也指倾吐真情或怀抱赤诚。→冥思苦想 苦心焦思 ↔无所用心 百无聊赖。 也作“呕心滴血”、“呕心吐胆”、“呕出心肝”、“呕心镂骨”。


费尽心机、辛劳至极谓之 “呕心沥血”。

“呕”谓 “吐”。“呕心”,把心呕吐出来。“沥”谓 “滴”。《说文·水部》: “沥,漉也。一曰水下滴沥也。”“沥血”,把血滴干净。因此,“呕心沥血”就是心血费尽之意。

此语形成,源自唐代诗人李贺。

李贺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他每次出门的时候,总骑头小毛驴,书僮背个口袋跟着。一想到好的诗句,便立即写下来装进口袋。所以每次回到家时,口袋里都装满了纸条。

他母亲心疼而又恼怒地说: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新唐书·李贺传》) 他自己也说过: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意思是说,写出一首长诗,会反复思虑而把衣襟都搞破了; 写出一首短诗,白发也要搔断几根。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赞颂他说: “刳 ( kū) 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归彭城》) 意思是说他挖出心肝当作纸,滴出血来写好诗。

他母亲说他 “呕心”,韩愈誉他 “沥血”,后世依此便形成 “呕心沥血”一语,比喻做事或为文穷思苦索、心机费尽之意。


【词语呕心沥血】  成语:呕心沥血汉语词典:呕心沥血

猜你喜欢

  • 代籍

    《汉书.孝文窦皇后》:“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籍奏,

  • 千里不唾井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二刘勋妻王宋《杂诗》“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古代人都以井水为主要饮料,故特别重视保护井水。过往行人饮过井水,虽离去千里,仍应念及。后常以此喻念旧之典。唐.李白《李太白诗》二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使老年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怀念我。 这是孔子自言其志。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宋.魏了翁《邵氏击壤集序》:“老者安之,朋友信

  • 感麟

    源见“绝麟”。指孔子因获麟一事感叹周道不兴,生不逢辰。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故余以为(《春秋》)感麟而作,作起获麟,则文止于所起,为得其实。”【词语感麟】   汉语大词典:感麟

  • 荆轲歌易水

    指荆轲(Kē科)在易水(今河北省西部,水源出易县境)边慷慨高歌。后以此典比喻慷慨悲壮、视死如归之气概;或比喻士人别离的悲凉场面。荆轲(?——前227年),字公叔,战国末卫国(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 春霜秋露

    见“春露秋霜”。

  • 吹寒谷

    同“邹衍吹律”。唐蒋防《八风从律》诗:“愿吹寒谷里,从此达前蒙。”

  • 息景

    同“息影”。景,同“影”。南朝 宋谢灵运《游南亭诗》:“逝将秋水至,息景偃旧崖。”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虽杜门息景,然位在列卿,而江湖侠士多来投止。”【词语息景】   汉语大词典:息景

  • 楚狂歌

    同“楚狂歌凤”。唐韩偓《答友人见寄酒》诗:“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词语楚狂歌】   汉语大词典:楚狂歌

  • 霖雨傅说

    《尚书.商书.说命上》:“爱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旧题汉.孔安国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殷高宗武丁任傅说为相,希望他能如甘霖解旱那样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