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向平之愿

向平之愿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余。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光武帝刘秀年号,公元二五年至五五年)中,男女娶嫁既毕,敕(自上命下)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字子夏)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此事又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向长》、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

子女婚嫁之后,向子平心事已了,然后出家云游,了无牵挂。旧时称子女婚嫁之事为“向平之愿”,子女婚嫁已毕则称“向平愿了”。唐.白居易《长庆集》卷六十七“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诗:“最喜两家婚嫁毕,一时抽得向平身。”《古今小说》卷四:“但愿向平婚早嫁,安然无事渡余年。”


偏正 子女婚嫁事了。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儿女婚嫁既毕,即出游不知所终。后以父母对子女婚嫁的考虑,称为向平之愿。语本《后汉书·向长传》:“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初刻拍案惊奇》卷36:“这般一走,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了。”△多用于写儿女已婚嫁。→向平之事愿了向平 向平愿了


【词语向平之愿】  成语:向平之愿汉语词典:向平之愿

猜你喜欢

  • 庖刃

    同“庖丁刀”。元刘因《仲诚家藏张蔡公石女剪制香奁绝巧持以求余诗》:“梦云丝雨有形外,郢斤庖刃无心时。”

  • 朱槛

    同“朱云折槛”。明无名氏《鸣凤记.夫妇死节》:“一言犯威,五刑殉裂;关脑比心,严颜嵇血;朱槛段笏,张齿颜舌。”【词语朱槛】   汉语大词典:朱槛

  • 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

    同样的言论,有人说出来使人相信,这表明说话之前,说话人必定是人们信得过的;同样的法令,有的人执行得通,这表明法令之外,还须看执法者本身是否诚信昭著。语出《贞观政要.诚信》引《文子》:“同言而信,信在言

  • 独当一面

    指张良对刘邦说:您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领兵独自担当一个方面的作战和工作。比喻能力强的人。公元前205年,汉军被楚军打败而返回,到了下邑(今安徽砀山县),汉王刘邦下马靠着马鞍问道:“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等

  • 康成里

    同“郑公乡”。康成,郑玄字。清赵翼《清江浦送费制府入为大司马》诗:“孔融檄改康成里,思黯车临履道坊。”

  • 锯屑

    《晋书.胡毋辅之传》:“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后以“锯屑”喻善于言谈,娓娓动听。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相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词语锯屑

  • 先人有夺人之心

    先人:走在人先。 行动在敌人之前,有夺取敌人之心的威慑力量。 意谓先发制人,可以摧毁敌人士气。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同书《文公七年》:“先

  • 踊贵

    504 ① 物价上涨。《后汉书.曹褒传》:“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踊:上涨。【词语踊贵】   汉语大词典:踊贵

  • 会任之家

    东汉时洛阳为杀人者请托、开脱的一种非法集团。汉代王符《潜夫论.述赦》:“洛阳至有主谐合杀人者,谓之会任之家。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吏兴通奸,利入深重,幡党盘牙,请至贵戚宠臣,说听于上,谒行于

  • 平安钱

    参见“成千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