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

形容成绩优异,名次排在最前列。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出兵伐郑。郑国战败求和。几个月后,晋国才以荀林父为统帅,带兵救郑。途中听说郑国已向楚国屈服并缔结盟约,便想回师返国,等楚军退后再来伐郑。对于这一主张,晋大夫士会十分赞成。他说:“楚自孙叔敖担任令尹以后,有选择的使用楚国法典中好的部分。行军时,右军作为侧翼以防不时之虞;左军专管宿营;前锋负责侦察敌情,以茅为旌,发出信号,以防万一。中军负责权衡轻重;后军作为殿后。各级军官都按不同旗号所指方向前进。不待下令,士兵即按预先布置分头行动。这说明他这个人擅长以法治军。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二年》:蒍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矣。”

【例句】:

清·昭《啸亭杂录续录·莫葆斋》:“少入成均,法时帆先生最为赏识,每考必列前茅。”


主谓 前茅,春秋时代,楚国军队用茅草做为报警的信号,行军时拿它走在队伍的前面,遇有敌情,则举茅为号,以告后面部队。现指考试或竞赛成绩排在最前面。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叶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在1978年、1979年,我完成的拍摄任务又是在厂里~,因此又被评为厂以及上海市电影局的先进工作者。”△褒义。多用于形容人的业绩。→首屈一指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 ↔名落孙山 屡试不第 榜上无名


解释春秋时,楚国军队在行军时,前哨如果遇到敌情,则举茅草以示警。比喻名次排列在前面。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春秋时期,郑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一会儿依附于晋,一会儿依附于楚,晋楚两国常常因为郑国发生战争。公元前597年春,楚国出兵郑国,占领了郑国的都城。郑国国君郑襄公脱掉国君的衣服,牵着羊去迎接楚庄王,给楚庄王赔礼道歉。又派子良前去充当人质后,楚军退兵讲和。

夏季六月,晋国军队去救郑国。才到黄河,晋军主帅荀林父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就打算回去,说:“现在出兵已晚,不如等楚军回去后我们再出兵攻郑。”上军将军士会赞同荀林父的意见,并进一步分析说:“楚国以孙叔敖为令尹(相当于宰相),实行楚国好的法典。军队出动时,右军跟随主帅的车辕,左军打柴割草做歇息的准备,前军以茅草为旌旗开路防备万一,中军斟酌谋划,后军以精兵压阵。各级军官根据旌旗的指示而采取行动,军政事务不必等待主帅下令就能做好准备。所以他们很好地吸取了古代的战争经验,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士会看来,楚国内部稳定,军队训练有素,不可与之争锋。

遗憾的是,晋军中军副帅先縠不听号令,刚愎自用,率领自己所部独自渡河邀战。荀林父担心先縠失败后自己还得承担罪责,不得已下令全军渡河,驻扎在邲地。于是晋楚在这里进行了名列春秋时代四大战役之一的邲之战。这场战争由于晋军主帅迟疑寡断,临战不备,以致大败。战后晋国丧失长达数十年的霸主地位,而楚国成为中原的新兴霸主。

近义独占鳌头

反义名落孙山

例句

每次考试,张一航都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爱。


【词语名列前茅】  成语:名列前茅汉语词典:名列前茅

猜你喜欢

  • 櫜弓卧鼓

    源见“櫜弓戢戈”。藏弓息鼓。谓战事停息,天下太平。《后汉书.隗嚣传》:“驰使四夷,复其爵号。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参见“櫜弓戢戈”。《后汉书·儒林传》:“今尚父鹰扬,方叔翰飞,

  • 李泌烧梨

    参见:烧梨

  • 巢由不买山

    源见“支遁买山”。表示归隐山林。宋陈师道《和王子安至日》诗:“申 白徒怀惠,巢 由不买山。”

  • 雨歇云收

    同“雨散云收”。元关汉卿《金线池》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天长地久。”元无名氏《百花亭》二折:“止望待天长地久,谁承望雨歇云收?”并列 比喻夫妻或情人离散。元·无名氏《百花亭》2折:“止望待天长

  • 壶中术

    同“壶公术”。唐吴融《湖州晚望》诗:“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 松列大夫

    同“大夫松”。宋晁补之《谒岱祠即事》诗:“松列大夫爵,骡识将军坟。”

  • 双飞翼

    同“双飞燕”。唐张九龄《感遇》诗之十:“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词语双飞翼】   汉语大词典:双飞翼

  • 全豹

    源见“管中窥豹”。喻事物的全貌、全体。《聊斋志异.司文郎》:“适领一艺,未窥全豹,何忽另易一人来也?”【词语全豹】   汉语大词典:全豹

  • 桑下饿

    源见“灵辄扶轮”。泛指穷困饥乏。宋范成大《致政孙从政挽词》:“回骸桑下饿,续命辙中枯。”

  • 引而不发

    《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后因以“引而不发”喻指作好准备,待机行事。清薛福成《论俄罗斯立国之势》:“沈机观变,引而不发。”亦比喻善加启发诱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