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厝火积薪

厝火积薪

厝(cuò错):通“措”,放置。厝火积薪,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隐藏着极大的危险。西汉大臣贾谊曾上疏汉文帝指出社会弊病时说:“现在给您上书的人都说现实社会清明安定,这些人如果不是傻子,就是谄佞之徒。这种看法与事实相悖。把火种放在柴草垛的下面,自己睡在草垛上,在火还没有燃烧时,就认为平安无事。现今天下的形势,就是这种状况啊!”后以此典形容隐伏着巨大的危机和严重的灾祸。

【出典】:

汉书》卷48《贾谊传》2230页:“(贾)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且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例句】:

汉·赵壹《刺世疾邪赋》:“奚异涉海之失舵,坐积薪而待然?” 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畏闻巢幕险,宁寝积薪然。” 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贞集:“惜朝廷群用事,李邦彦辈持讲和之说,以图偷安目前,正如寝于厝火积薪之上,火未及然,自谓之安;迨其势焰薰灼,则焦头烂额而不可救也。” 金·元好问《癸己除夜》:“鼎定周元重,薪安汉已然。” 清·唐孙华《纪异》:“草茅何预安危事,贾谊忧深在积薪。” 清·杨潮观《贺兰山谪仙赠带》:“厝火积薪堪恸哭,不知忧国是何人?” 清·洪楝园《警黄钟》五出:“前日和议虽成,戎心叵测,是厝火积薪之下,累卵层楼之上。” 民国·赵尔巽《清史稿·诸王一》:“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


述补 将火放在堆积的柴草下。比喻隐藏着极大的危险。清·洪楝园《警黄钟》5出:“前日和议虽成,戎心叵测。是~之下,累卵层楼之上。”△用于危险情状。 →危在旦夕 ↔安安稳稳。 也作“厝薪于火”。


【典源】《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cuo) 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今译】 汉代贾谊上书说,将火种放到堆积的木柴下而睡在上面,火尚未燃起来时,就认为很平安。今天天下的形势,跟这个有什么两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伏的祸患。

【典形】 厝火积薪、积薪待然、薪安汉已然、忧深在积薪。

【示例】

〔厝火积薪〕 清·杨潮观《贺兰山谪仙赠带》:“厝火积薪堪恸哭,不知忧国是何人?”

〔积薪待然〕 汉·赵壹《刺世疾邪赋》:“奚异涉海之失舵,坐积薪而待然?”

〔薪安汉已然〕 金·元好问《癸巳除夜》:“鼎定周元重,薪安汉已然。”

〔忧深在积薪〕 清·唐孙华 《纪异》:“草茅何预安危事,贾谊忧深在积薪。”


【词语厝火积薪】  成语:厝火积薪汉语词典:厝火积薪

猜你喜欢

  • 昼锦

    ①衣绣昼行【词语昼锦】   汉语大词典:昼锦

  • 十年面壁

    源见“达摩面壁”。喻长期勤苦攻读或端坐静修。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二十五:“十年面壁精勤甚,多恐量腰减带围。”

  • 马埒编金泉

    源见“金埒”。形容生活奢靡。宋苏轼《次韵王晋卿和烟江叠障图》:“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赵克宜注:“金泉,即金钱。”

  • 遗丝

    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因以“遗丝”指遗留下的情思。《聊斋志异.莲香》:“妾,李通判女,早夭,瘗于墙外。已死春蚕,遗丝未尽。与郎偕好,妾之愿也。”【词语遗丝】   汉

  • 郢削

    同“郢正”。清胡鸣玉《订讹杂录》卷八:“垩鼻者,郢人也;斫削者,匠石也。今日曰郢削、郢正、郢斤,是以匠石之斫,属之郢人,大非。”【词语郢削】   汉语大词典:郢削

  • 十吏书函

    西汉人陈遵性情豪爽,容貌威武。他文辞丰赡,书法娴熟,给朋友写的信函,朋友都精心保存,并以此为荣耀。后来,王莽任命陈遵任河南太守。陈遵上任后写信答谢问候京城的各位朋友们。他倚靠在桌几旁,口授文辞,让善长

  • 五角六张

    唐.郑棨《开元传信记》:“天宝初,上游华清宫,有刘朝霞者,献《贺幸温泉赋》……其自叙云:‘别有穷奇蹭蹬,失路猖狂,骨憧虽短,伎艺能长,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角

  • 赠策

    同“赠鞭策”。清黄遵宪《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四海同袍征士气,频年赠策故人书。”【词语赠策】   汉语大词典:赠策

  • 奔逸

    奔驰。《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逸:亦作“佚”。回:颜回。瞠( ㄔㄥ chēng 撑):瞪目惊视。【词语奔逸】   汉语大词典:奔逸

  • 两龚之洁

    “两龚”指西汉楚(今湖北、江苏一带)人龚胜和龚舍。龚胜字君宾,龚舍字君倩,二人是好友,都以名声节操高雅而著称,所以人们称之为“楚两龚”。后以“两龚之洁”为咏清高纯正的人品的典故。【出典】:《汉书》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