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厉兵秣马

厉兵秣马

厉兵,磨砺兵器。秣马,喂饱战马。厉兵秣马,形容作好战斗准备。公元前627年,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欲称霸中原。恰在此时,帮助郑国戍守的三员秦军将领派人报告郑国无备,要求他派遣军队,里应外合,灭掉郑国。于是秦穆公派遣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率军前往。行进途中,恰遇郑国商人弦高。弦高得此消息,一面派人回国告急,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秦军见郑国有备,不得不改变作战意图,转攻滑国而归。郑穆公得到弦高告急消息,派人到秦将戍守之处察看,见他们正在收拾行装,厉兵秣马,准备战斗,于是立即派人对他们进行警告,并将他们逐回本国,从而挫败了秦国东进称霸中原的图谋。

【出典】: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姚泓载记》:“乃宣告诸城,勉以忠义,厉兵秣马,征发义租。” 《晋书·四夷传》:“今将秣厉兵,争衡中国,先生以为何如?” 元·耶律楚材《答杨省书》:“秣马厉兵可报西门之役。”


并列 磨利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做好战斗准备。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蔡东藩《后汉演义》4回:“老贼罪当族诛,愿卿等各~,会集睢阳,待我亲往督战。”△多用于军事战斗方面。→盛食厉兵选兵秣马 选士厉兵 ↔解甲释兵 解甲投戈。也作“励兵秣马”、“砺兵秣马”、“厉兵粟马”、“砺戈秣马”、“秣马厉兵”、“秣马利兵”、“束兵秣马”。


解释厉:磨砺。秣:喂养。指磨利兵器,喂饱马匹,做好战斗准备。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重耳流亡的时候,郑国曾经对他无礼,后来重耳回国继位为晋国国君,即为晋文公。晋文公联合秦国国君秦穆公包围了郑国,郑国赶紧派大臣烛之武游说秦军退兵,化解了这次危机。不久,秦穆公以帮助郑国防守为名派杞子等人驻守郑国。杞子见郑国守备空虚,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我现在掌管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您秘密派兵前来,可以突袭夺取郑国国都。”

秦穆公于是派遣孟明视等三位大将率军前往,当军队行至滑国(今河南省偃师县)时,碰上了一个前往周都洛阳做买卖的郑国商人弦高。弦高了解情况后,一方面赶紧派人回郑国报信,另一方面马上送给秦军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并假装说:“我们国君听说你们军队将要经过郑国,先派我来犒劳大家。”郑国接到弦高的报告,立即派人去杞子的驻地查探,发现他们正在收拾行装、磨利兵器、喂饱马匹,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郑国国君于是对杞子等人说:“你们在我国呆了这么长时间,现在我们的粮食、牲口都已经吃完了,所以请诸位收拾行装准备离开,不过大家还可以到我们的猎场打些野味,怎么样?”杞子等人一看阴谋已经败露,就赶快逃出了郑国。孟明视等三位大将也认为郑国已经有所准备,突袭难以成功,只好就近趁机灭掉滑国,然后返回了秦国。

例句

关羽被吴军所杀,张飞敦促手下士卒厉兵秣马,准备与大哥刘备一起荡平东吴,报仇雪恨。


【词语厉兵秣马】  成语:厉兵秣马汉语词典:厉兵秣马

猜你喜欢

  • 仗前喑马

    同“仗马”。明李东阳《宿刘谏议祠》诗:“海内鸣阳希世有,仗前喑马任人骑。”

  • 掉舌下之

    同“掉舌灭寇”。《新唐书.柏耆传》:“且言:愿得天子一节,驰入〔王承宗〕镇,可掉舌下之。”

  •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末红巾军起义前民间流传的歌谣之一。至正四年(1344年)、八年(1348年),黄河两次决口,洪水侵入大运河及河北、山东的漕司盐场。河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也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元廷征集26万民修河

  • 锦绣肝肠

    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后因以“锦绣肝肠”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宋刘过《沁园春.王汝良自长

  • 怀宝

    同“怀玉”。元揭傒斯《杂诗四首寄彭通复》:“怀宝羞自献,邈然老空山。”源见“怀宝迷邦”。喻怀才。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幸遭圣主平世而久怀宝,是伯牙去钟期,而舜禹遁帝尧也。”章炳麟《訄书.学变》:“《

  • 鲍叔怜我

    源见“管鲍交”。指知心好友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唐元稹《寄乐天》诗之一:“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

  • 子晋笙箫

    同“子乔笙鹤”。宋方岳《风流子.和楚客维扬灯夕》词:“仿佛神仙,刘安鸡犬;分明富贵,子晋笙箫。”

  • 盗金

    源见“不疑诬金”。用为无端见疑的典故。南朝 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源见“攫金”。谓自欺欺人。《晋书.宣帝纪》:“锐意盗金,谓市中

  • 鱼笏

    同“鱼须”。元柳贯《送王继学马伯庸扈从上京》诗:“少宰毡庐初张事,从官鱼笏正书恩。”【词语鱼笏】   汉语大词典:鱼笏

  • 韫玉待价

    同“韫椟待价”。《三侠五义》八九回:“那明是韫玉待价之义。”见“韫椟待价”。《三侠五义》89回:“那明是~之意。”【词语韫玉待价】  成语:韫玉待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