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卜夏之痛

卜夏之痛

源见“丧明之痛”。指丧子。夏,子夏,名卜商。明张居正《答司成张宏阳书》:“承华翰,知公有卜夏之痛。得许司成书,极言公苦悰,殊为悬念。”


猜你喜欢

  • 梁苑宴

    源见“梁园赋雪”。指文人名士的风雅宴饮。元戴良《咏雪二十二首赠友》:“风流梁苑宴,凄恻灞桥行。”

  • 白云舍

    同“白云亲舍”。元成廷珪《送人归金坛》诗:“游子思亲白云舍,主人赠尔青貂裘。”

  • 殷正

    殷代以十二月为正月,称为“殷正”,也作为殷历的代称,为古代“三正”之一。《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词语殷正】   汉语大词典:殷正

  • 龟印

    汉卫宏《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谓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唐司空曙《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豸冠亲榖弁,龟印识荷衣。”【词语龟印

  • 莼丝千里

    同“千里莼羹”。明张煌言《寄怀徐闇公年丈》诗:“莼丝千里犹无恙,那得君来共醉吟。”

  • 谈柄

    一作“讲塵( ㄓㄨˇ zhǔ 主)。谈话的时候手执麈尾,故称谈柄。清代高士奇《天禄志余》:“近人以口实为谈柄,或云笑柄,非也。古人清谈,多执麈尾,故有谈柄之名。《传灯录》栖云寺大朗法师每谈论,手执

  • 藏鳞羽

    《后汉书.逸民传.陈留父老传》:“父老趋而过之,植其杖,太息言曰:‘吁!二大夫何泣之悲也?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东汉时,陈留父老曾以“龙不隐鳞,凤不藏羽”感叹张升等人隐逸事。后

  •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重。”原是对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笔势灵活有力的称誉,后常用于比喻书法笔势、舞姿等的俊逸潇洒

  • 防风后至

    源见“后至之诛”。谓叛逆作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典源】《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

  • 吞炭漆身

    同“漆身吞炭”。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见“漆身吞炭”。《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俭坚守,钦在外为游兵”。裴松之注:“斯义苟立,虽焚妻子,~,死而不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