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

亦作“中道而废”、“中途而废”,指中途停止,做事没有恒心,有始无终。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我是遵照儒家学说来决定行动的,中途停止下来,我是不会的。

【出典】:

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例句】:

论语·雍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北齐·魏收《魏书·元英传》:“(英表曰)实愿朝廷开远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姜)维曰:‘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此必中邓艾之计矣。’”


偏正 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比喻事情中途废止。语出《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西门丁《玉佛谜》:“萧穆道:‘头儿,这人即使以一敌二胜算还是很高的,他为何~。’”△描写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道而废 中道而止前功尽弃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昼夜不舍。也作“半途之废”、“半涂而罢”、“半涂而废”。


解释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是《礼记》中的重要篇目,又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主要叙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及。《中庸》中记录和整理了孔子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讲到,孔子说:“世上有些人避世隐居,行为怪异,虽然后代有人称赞他们,但是我不愿去做这样的事。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但往往半路上终止,我是不会中途停止的。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即使隐没在世间而不为人们所了解,也决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近义有始无终

反义有始有终

例句

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而应善始善终。


【词语半途而废】  成语:半途而废汉语词典:半途而废

猜你喜欢

  • 班氏庐

    同“班生庐”。唐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词语班氏庐】   汉语大词典:班氏庐

  • 椒第

    同“椒房”。南朝 梁江淹《建平王太后周氏行状》:“躬谨兰闺,身㧑椒第。”【词语椒第】   汉语大词典:椒第

  • 饥食首阳薇

    源见“采薇”。指坚守节操,过隐居生活。晋陶潜《拟古》诗之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 宋玉墙头

    源见“东墙窥宋”。借指佳人寄情之所。亦借指花开处。宋向子諲《减字木兰花.梅花盛开走笔戏呈韩叔夏》词:“更有难忘,宋玉墙头婉婉香。”

  • 积毁销骨

    指张仪向魏哀王作比喻说:众多的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后以此典比喻舆论的作用很大,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 张仪(?——前310年),战国时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曾游说进入秦国。首创“连横”

  • 敦瓜

    《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毛传:“敦,犹专专也。烝,众也。言我心苦,事又苦也。”后因以“敦瓜”指辛劳痛苦。王闿运《愁霖赋》:“穆悲黄竹,旦感敦瓜,淫霖为灾兮自古由嗟。”【词语敦瓜】 

  • 郁林石

    《新唐书.陆龟蒙传》:“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三国时吴陆绩,字公纪)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又见唐缺名《大唐传载》。相传汉朝末年,吴郡陆

  • 握素披黄

    同“握铅抱椠”。素,白绢,古代用于书写。黄,雌黄,古代用以校点书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见“握椠怀铅”。【词语握素披黄】  成语:

  • 文考

    《书.泰誓下》:“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孔传:“言文王无罪于天下。”周文王死后,武王颂之为“文考”。后用为帝王亡父的尊称。《后汉书.明帝纪赞》:“懋惟帝绩,增光文考。”唐张说《上党旧宫述圣颂

  • 袁安倚赖

    《后汉书.袁安列传》:“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以天子(和帝)幼弱,外戚(指窦宪)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四年春,薨,朝廷痛惜焉。”东汉袁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