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十行俱下

十行俱下

也作“十行并下”、“一目十行”。形容读书速度极快。梁简文帝萧纲(503-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南朝梁皇帝,庙号太宗,梁武帝第三子。后为叛将侯景所杀。萧纲年幼时聪明敏慧过人,6岁能作文章。武帝曾不相信,特意御前面试,果然辞采甚美,并非虚传,因而叹道:“此子吾家之东阿(东阿,指陈思王曹植。植7岁能诗)。”及长,器宇宽弘,须眉如画,喜怒不形于色,顾盼则目光照人,读书能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篇章辞赋,挥笔立就,十几岁就能独立处理各种事务。

【出典】:

梁书》卷4《简文帝本纪》109页:“太宗幼而敏睿(ruì锐,明智、智慧),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yùn运,含怒、怨恨。)喜。方颊(jiá夹,面颊、脸的两侧。)丰下,须鬓如画,眄睐(lài赉,顾盼、旁视。)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博综儒书,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亲庶务,历试蕃政,所在有称。”又《梁书》卷8《昭明太子传》(166页):“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古时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叫“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

【例句】:

唐·李百药《北齐书·河南王瑜传》:“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复棋不失一道。” 宋·刘克庄《杂记》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 清·曹雪芹《红楼梦》23回:“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主谓 形容读书敏捷。《南史·梁简文帝纪》:“帝幼而聪睿,六岁便能属文,读书~。”※行,不读作xíng。△褒义。多用于形容阅读速度快。→过目成诵五行并下 七行俱下 ↔寻行数墨 才竭智疲


【词语十行俱下】  成语:十行俱下汉语词典:十行俱下

猜你喜欢

  • 荀氏风流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彧年少时,南阳河颙异之,曰:‘王佐才也。’”“

  • 修绠

    《庄子.至乐》:孔子曰:“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唐.成玄英疏:“绠,汲索也。夫容小之器,不可以藏大物;短促之绳,不可以引深井。”修,长。长绠指汲水器上的

  • 开阁

    同“开阁待宾”。宋曾巩《回亳州知府谏议状》:“伏惟开阁之初,偃藩甚乐。”【词语开阁】   汉语大词典:开阁

  • 昼警夕惕

    同“昼乾夕惕”。宋沈括《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昼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并列 日夜警惕,小心谨慎。宋·沈括《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思天地享育之

  • 伍相潮

    同“伍胥潮”。清赵执信《答洪昉思吴舒凫》诗:“邺侯井畔葑成径,伍相潮头月满轮。”

  • 介推焚死

    源见“焚林”。指贤士爱惜名节,宁死不苟求利禄。宋陆游《放歌行》:“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典源】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 两歧

    源见“两岐歌”。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宋王安石《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诗:“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词语两歧】   汉语大词典:两歧

  • 鸣单父琴

    同“鸣琴化治”。唐张说《赠太州刺史杨君神道碑》:“授豳州 三水令,曳尚方之舄,鸣单父之琴,志道不矜其大才,勤政无陋其小邑。”

  • 唳鹤

    源见“风声鹤唳”。指鹤的鸣叫。形容惊慌疑惧,神经紧张。清张景祁《秋霁.基隆秋感》词:“乍闻唳鹤,健儿罢唱从军乐。”

  • 邯郸鲁酒

    源见“鲁酒薄而邯郸围”。谓世事牵连,祸患难防。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词:“邯郸 鲁酒,却笑行人陵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