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分路扬镳

分路扬镳

镳(biāo标)马勒子。扬镳,把马勒子向上提,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也指双方才力相敌、各有千秋、各占地位。后又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路。本于北魏拓跋志故事。拓跋志,字猛略,烈帝之后,少即历览书传,有文才、干练善辩。志任洛阳令时,曾不避强悍,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并同入见高祖,各陈己见。李彪说,御史中尉只为太子宫门车盖退避,哪有县令与臣抗衡的道理。拓跋志说,普天之下谁不编入户籍,我是神都县令,岂能俯同众官,避让御史中尉?高祖解劝道:“你二人可分路扬镳。”出宫之后,志就与彪用尺量道,各取一半而行。于是,高祖称赞志说:“这孩子有出息!真是王孙公子,不雕自成。”

【出典】:

魏书》卷14《神元平文诸帝子孙烈传第二》363页:“志……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彪言,御史中尉避承华车盖,驻论道剑鼓,安有洛阳县令与臣抗衡。志言神乡县主,普天之下谁不编户,岂有俯同众官,[趋]避中尉?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高祖谓邢峦曰:‘此儿竟可,所谓王孙公子,不镂自雕。’峦曰:‘露枝霜条,故多劲节,非鸾则凤,其在本枝也。’员外郎冯俊,昭仪之弟,恃势恣挝(zhuā抓,敲打、击。)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系,处刑除官。由此忤旨,左迁太尉主簿。俄为从事中郎。”

【例句】:

北史·文苑传序》:“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 《南史·裴子野传》:“兰陵萧琛言其评论可与《过秦》、《王命》分路扬镳。” 《隋书·文学传序》:“徐陵、庾信分路扬镳。” 唐·颜师古《汉书·叙例》:“六艺残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扬镳分路。”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汪太函、王龠(yuè月)州,并称其文采,遂俨然以风雅自命。幕客郭造卿辈,尊之为元敬词宗先生,几与缙绅分道扬镳。”


见“分道扬镳”。《魏书·元志传》:“(志)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


【词语分路扬镳】  成语:分路扬镳汉语词典:分路扬镳

猜你喜欢

  • 鹤表重归

    源见“辽东鹤”。指重返故地。元邓文原《祖孝子求母诗》:“凤钗一折悲谁语,鹤表重归乐自喜。”

  • 膝下

    《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唐玄宗注:“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用作对父母的亲敬之称。晋 刘柔妻王氏《怀思赋》:“忆昔日之欢恃,奉膝下而怡裕。”北周宇文护《报母书》:“区宇

  • 星坼中台

    《晋书.文天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又《张华传》载:晋栋梁臣张华任司空时,中台星坼,其子张韪劝其告退,不听,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世人惋惜。后以“星坼中台

  • 庞涓怯孙膑

    参见:斫树收庞

  • 冷如冰霜

    见“冷若冰霜”。浩然《艳阳天》:“一见爸爸那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肚子里的话儿,全都跑个没影儿了 。”

  • 无何乡

    同“无何有之乡”。唐岑参《林卧》诗:“惟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宋苏舜钦《依韵和胜之暑饮》:“径往无何乡,回觉万事错。”【词语无何乡】  成语:无何乡汉语大词典:无何乡

  • 倾家荡产

    原作“倾家竭产”。倾家,倒出全部家产。荡:清除。全部家产被弄得精光。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蜀汉贤臣。后主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为官清廉,居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担石之

  • 虹女

    《类说》卷四十引焦潞《稽神异苑.虹化为女子》:“《江表录》:首阳山有晚虹,下饮溪水,化为女子。明帝召入宫,曰:‘我仙女也,暂降人间。’帝欲逼幸,而有难色,忽有声如雷,复化为虹而去。”后以“虹女”称美人

  • 殷浩书空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载:晋中军将军殷浩因战败被罢官,除名为民,居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晋书.殷浩传》亦载此事。后以“殷浩书空”指事出意

  • 覃訏

    《诗.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毛传:“覃,长;訏,大。”后因以“覃訏”指年岁长大。唐李俨《道因法师碑》:“覃訏之岁,粹采多奇;髫龀之辰,殊姿独茂。”【词语覃訏】   汉语大词典:覃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