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冰清玉润

冰清玉润

象冰和玉那样清亮润泽。比喻人品德高尚,操守廉洁。也是“岳丈女婿”的代称,形容翁婿相得。卫玠不仅容貌秀丽,且很有才华,好谈玄理,由于身体虚弱,所以很少与人谈话,但每逢他开口讲话,总是使人家叹服。王澄在当时很有声名,很少有人使他佩服,但听到卫玠谈论,就为之叹息、倾倒。当时的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王澄的字)绝倒。”王澄、王济、王玄三人都有名气,但谁也比不上卫玠,世人都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阶的岳丈乐广也很出众。卫瓘曾称赞他说:“他就象人的镜子,看见他光彩夺目,就象拨开云雾见到青天似的。”所以人们评论他们翁婿两个说:“岳丈如冰一样清亮,女婿象玉般润泽。”

【出典】:

晋书》卷36《卫玠传》1067页:“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例句】:

宋·佚名《宣和画谱》卷一二:“(苏舜钦)貌奇伟,工文章……一时名卿喜与之游,杜衍以女妻之。人谓冰清玉润。” 明·高濂《玉簪记》第三十出:“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


并列 像冰似的晶莹,像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和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明·高濂《玉簪记》:“他是~,怎便肯随波逐尘。”△褒义。比喻品德高尚。→冰清玉洁 玉洁冰清。也作“玉润冰清”。


【典源】《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条注引《卫玠别传》:“ (卫玠)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晋书·卫玠传》:“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今译】 晋代乐广崇尚玄谈,居高位而有声望。卫玠风神秀异,又熟知老庄义理,阐发精妙。卫玠娶乐广之女为妻,裴叔道说:“岳父如冰一样清澈,女婿像玉一样润洁,真是门当户对的秦晋之好啊!”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翁婿俱有声名; 也用为翁婿的美称。

【典形】 冰清、冰玉、卫玉、卫乐、玉洁冰清。

【示例】

〔冰清〕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前许州司马宋公,蕴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

〔冰玉〕 唐·赵嘏《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卫玉〕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郁文条而耀采,藻逸潘花; 晔词锋而衒奇,光浮卫玉。”

〔卫乐〕 宋·苏轼《监试呈诸试官》:“高言追卫乐,篆刻鄙曹沈。”

〔玉洁冰清〕 明 · 汤显祖 《牡丹亭》:“你险把司天台失陷了文星空,把一个有对付的玉洁冰清烈火烘。”


【词语冰清玉润】  成语:冰清玉润汉语词典:冰清玉润

猜你喜欢

  • 鲁鱼帝虎

    同“鲁鱼亥豕”。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四:“其翻译诸经……较之西域元文,已经三易。其中舛讹,不但鲁鱼帝虎而已。”并列 篆文“鲁”与“鱼”、“帝”与“虎”字形相近,古书传抄或刻印时常会弄错。因以指文字

  • 东山之志

    源见“东山再起”。指隐居的念头。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时与风流儒雅之士,置酒高会,吟咏先王遗风,翛然有东山之志。”偏正 想隐居的意愿。《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畏途九折

    源见“王尊叱驭”。形容道路艰险。宋陆游《题庵壁》诗之二:“蔬食一箪宜面槁,畏途九折自心灰。”

  • 范功曹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范滂传》:“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

  • 席帽侧

    源见“独孤侧帽”。形容风姿潇洒。宋范成大《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诗:“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侧。”

  • 有桑八百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

  • 扑作教刑

    扑( ㄆㄨ pū ):即槚楚,是古时学校中用作体罚的一个器具。 古代掌管教化的人犯了过错,罚以扑刑。 表示薄罚示惩。语出《书.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五:“一时好

  • 上方请剑

    同“尚方请剑”。宋陆游《江亭东望》诗:“下泽乘车终碌碌,上方请剑漫区区。”

  • 末至客

    源见“梁园赋雪”。喻称风雅才士。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萄》:“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词语末至客】   汉语大词典:末至客

  • 破五十弦

    《史记.封禅书》:“大帝(即天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史记》中载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因声极悲,故破之而成为二十五弦。后因以为琴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