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公车:官署名。汉卫尉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宫殿中司马门之警卫,并负责以公车接送被征召者、应举者、上书者。故称上书言事或入京请愿为“公车上书”。此典指东方朔初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即上书言事。后以此典形容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或特指入京会试之举人上书言事。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东方朔爱好古代流传之书籍和儒家经学,广泛地阅览许多诸子百家之书。东方朔初到长安时,就到公车官署上奏章给汉武帝。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东方朔》3205页:“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东方先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即“外家传语”)。朔初入长官,至公车上书。”

【例句】:

汉·班固《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偏正 公车,本汉代官署名,其职掌之一是以公家车马接送被征召者、应举者和上书者,并加以接待;后因而也代指举人入京应试。旧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语出《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孽海花》32回:“割台原是不得已之举,台民不甘臣日,~反抗,列名的千数百人。”△用于诚劝。


【词语公车上书】  成语:公车上书汉语词典:公车上书

猜你喜欢

  • 由径

    源见“行不由径”。比喻行为不正,不守正道。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比周之迹已彰,尚矜介特;由径之踪尽露,自谓贞方。”宋孔平仲《续世说.仇隙》:“尧知其由径,始恶其为人。”【词语由径】   汉语大词典

  • 斗间紫气

    源见“丰城剑气”。借咏剑以抒用世之情。唐韩偓《宝剑》诗:“困极还应有日通,难将粪壤掩神踪。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

  • 抱璧

    《左传.哀公十七年》:“公欲逐石圃,未及而难作(注:“公,卫庄公,名蒯瞆。石圃,晋卿)。辛巳(辛巳,十二日),石圃因匠氏攻公(注:匠,本指木工,此当指为卫庄公做工的百工)。公阖门而请,弗许。踰于北方而

  •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

    济:调剂。 用宽大调剂严厉,用严厉调剂宽大。 表示为政要实施宽严相结合。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仲尼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节取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择善而取。明唐顺之《与陈苏山职方书》:

  • 十步香草

    比喻到处都有人才。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代王符《潜夫论.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词语十步香草】  成语:十步香草汉语大词

  • 旄头

    387 ① 亦作“髦头”,星名,即昴宿,二十八宿之一。旧说昴宿七星,主大水或胡兵大起。《史记.天官书》:“昴七星曰髦头,胡星也,为白衣会。”张守节《正义》:“昴七星为髦头,胡星亦为狱事。明,天下狱讼

  • 粉妆玉琢

    形容白晳可爱,有如白粉装饰的,白玉雕琢的。多用以形容雪景,也形容小孩生得白净。《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并列 像用白粉装裹,用玉雕琢。形容质地细腻白净美丽。《花月痕》

  • 金城

    源见“金城汤池”。指坚不可摧的城池。泛指极其严密牢固的防御。《后汉书.班固传上》:“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李贤注:“金城,言其固也。”清郑燮《念奴娇.金陵怀古》词:“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

  • 采葑

    源见“采葑采菲”。谓不因有所短而见弃。为被人赏识器重的谦词。宋秦观《谢程公辟启》:“不谓修撰给事,误赐采葑,曲加推毂。”【词语采葑】   汉语大词典:采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