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孙跃马

公孙跃马

文选》卷四晋.左太冲(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唐.李善注:“《后汉书》曰:‘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也。王莽时为导江卒正,更始立,述持其地险众附,遂自立为天子。’”

东汉初,蜀郡太守公孙述依恃地险众附,自立为帝。左思在《蜀都赋》中形象地称他“跃马而称帝”。

唐.骆宾王《畴昔篇》诗:“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典源】 晋·左思《蜀都赋》:“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蛆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今译】 汉代公孙述 (字子阳),王莽时任蜀郡太守,后来起兵,占据整个蜀地,自立为帝。左思《蜀都赋》有“公孙跃马而称帝”之句。

【释义】后以此典表现蜀地史迹。

【典形】 公孙跃马、跃马、跃马公孙、子阳跃马。

【示例】

〔公孙跃马〕 清·沈受宏《赠吴事衍》:“西南近日羽书传,重见公孙跃马年。”

〔跃马〕 唐·杜甫《阁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跃马公孙〕 清·程嗣立《送边秀才入成都》:“卧龙丞相锦江水,跃马公孙白帝城。”

〔子阳跃马〕 清·王士禛《龙门阁》:“子阳昔跃马,妖梦成佁儗。”


【词语公孙跃马】   汉语词典:公孙跃马

猜你喜欢

  • 鳌戴

    《列子.汤问》:“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传说中人面鸟身的北海之神)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

  • 隋家柳

    同“隋堤柳”。唐罗邺《流水》诗:“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词语隋家柳】   汉语大词典:隋家柳

  • 黄石公

    源见“圯桥进履”。指圯上授与张良《太公兵法》的老父。也称圯上老人。唐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明何景明《张良》诗:“一遇黄石公,还从赤松子。”【

  • 下阪走丸

    阪:山坡。以丸下阪时的滚动比喻迅速而无阻碍。汉代荀悦《前汉纪》卷一:“君什莫若以黄屋朱轮以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由:通“犹”。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

  • 陶篱

    源见“东篱菊”。陶潜东篱。指陶潜种菊处或菊圃。宋钱惟演《枢密王左丞宅新菊》诗:“撷芳多楚泽,得地胜陶篱。”【词语陶篱】   汉语大词典:陶篱

  • 望宋墙高

    源见“东墙窥宋”。形容对男子悦慕难就。宋廖莹中《个侬》词:“恨个侬无赖,卖娇眼、春心偷掷……休问望宋墙高,窥韩路隔。”

  • 东山卧

    同“东山高卧”。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词语东山卧】   汉语大词典:东山卧

  • 利如锥

    同“利锥”。唐杜牧《题桐叶》诗:“哆哆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 仙人履

    同“仙令双凫”。唐苏颋《饯荆州崔司马》诗:“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说岳全传》第四十六回:“兀术道:‘古人有言:“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卿家若然思念家乡,某家差人送你回国。’”“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意谓树木虽高至千丈,飘落而下的枯叶还是要回归和树根在一起。比喻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