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鲍忘臭
鲍:盐腌的干鱼,气味腥臭。比喻人长时间受坏环境的影响,就会麻木或习惯。语本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见“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效尤至祸。”
【词语入鲍忘臭】 成语:入鲍忘臭汉语词典:入鲍忘臭
鲍:盐腌的干鱼,气味腥臭。比喻人长时间受坏环境的影响,就会麻木或习惯。语本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见“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效尤至祸。”
源见“鬼揶揄”。感叹自己宦途坎坷。宋苏轼《送吕希道知和州》诗:“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尘土堆胸肠。”
参见:双成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附《胡昭传》:“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
地位虽高,但无倾危之忧;器物虽满,但无盈溢之患。 常用作戒骄戒奢之辞。语出《孝经.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汉.刘向《说苑
见“藏垢纳污”。三国魏·嵇康《幽愤》诗:“大人含弘,~,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源见“终军弃?”。又《汉书.贾谊传》载:贾谊少年早成,“文帝召以为博士”。因以“终贾之俦”泛指少年有才之人。《晋书.潘岳传》:“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 贾之俦也。”
源见“王乔控鹤”。本指周灵王太子晋吹笙作凤鸣声,后用以指优美的乐器声。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屠》:“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源见“蒋生径”。指隐士居室。宋 陈人杰《沁园春》词:“鸟影舒炎,黄埃涨暑,又过绿阴青子时。夫然后,向猷家载酒,诩室题诗。”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人旅途或客居中处境困顿。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诗:“岁月消磨阅亭传,山川辽邈弊衣裘。”
同“沮溺耦”。宋苏轼《又次韵游小云居》:“永远林栖真有道,溺 沮耕养亦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