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本谓笔力劲健,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崇祯等候‘讨贼’的捷报,焦急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述补 ①形容书法遒劲有力。语出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以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用于书法艺术。②比喻见解深刻,分析透彻。蔡敦祺《林则徐》(上):“卓大人这词儿是哪儿听来的? 挖苦得可够~!”△褒义。用于剖析说理。→力透纸背 鞭辟入里 铁画银钩 ↔浮光掠影 不着边际 隔靴搔痒。也作“入骨三分”。


解释分:长度单位,一寸的十分之一。本指书法笔力劲健。后用来比喻描写或议论深刻。

出处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东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后人尊他为“书圣”。因官至右军将军,世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儿子王献之的书法也很好,人们合称他俩为“二王”。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古今之冠”。

王羲之精研多种书法体势,其代表作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等。其中《兰亭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生前十分珍爱它,死时遗命将其殉葬昭陵,现在世间所流传的都是它的临摹本。

关于王羲之的传说故事非常多,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其《书断》中记载,东晋皇帝在北郊祭祀时(祭祀时要把祝文写在木板上,每次更换新的祝词),命令工匠削除以前的祝文,而以前的祝文恰是王羲之书写的,当工匠削除时,发现其笔迹已经深入木板,深达三分。又说,他三十三岁时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岁时写了《黄庭经》,刚刚写完,就听见天空中有人说:“你的书法连我都感动了,何况尘世之人呢?”

近义鞭辟入里

反义轻描淡写

例句

红楼梦》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词语入木三分】  成语:入木三分汉语词典:入木三分

猜你喜欢

  •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

    《五灯会元.天宁卓禅师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还有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底么。若无,山僧不免自倒自起。”因以“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形容主持正义,见义勇为。也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 磨盾鼻

    《北史.荀济传》:“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本谓行军作战时在盾上磨墨写檄文,后用为文思敏捷的典故。宋刘克庄《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

  • 门前冷落车马稀

    形容住处僻静,门户冷冷清清的样子。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赵保国《周林:给人体调频》(《光明日报》1993年4月17日):“三月初,一贯‘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团结湖

  • 百金双璧

    源见“虞卿双璧”。指重用贤才。唐胡宿《淮南发运赵邢州被召归阙》诗:“正是两宫裁化日,百金双璧拜虞卿。”

  • 叶落粪本

    树叶落下,化为肥料,仍为根所吸收,喻事物终必归于本源。《荀子.致仕》:“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又作“叶落归根”。比喻不忘本源。

  • 疾风迅雷

    暴风急雷,比喻事情发生得很迅速,突然。《礼记.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寈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并列 ①形容景物的发展变化,就像猛烈的狂风急雷那样迅速。瞿秋白

  • 挂胆

    《梁书.元帝纪》徐陵“劝进表”:“前驱效命,元恶斯歼。既挂胆于西州,方燃脐于东市。”“挂胆”本事见《三国志.蜀书.姜维传》:“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曰:“维死时见剖,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治学思想。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持之以恒。他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腻烦,热心教育学生而不知疲倦,对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出典】:《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

  • 移带眼

    源见“沈约瘦”。移动衣带上的孔眼,表示身体日瘦。宋杨亿《小园秋夕》诗:“已是秋来移带眼,可堪玄鬓有霜华。”

  •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懿 (司马懿)叱之曰:‘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隋唐演义》第十五回:“老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既蒙老爷差遣,秦琼不敢辞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