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

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后因以“先入为主”谓以先接受的意见或印象为依据,形成成见,不能实事求是地接受后来的不同意见。康濯《春种秋收.代理支书》:“甚至为了先入为主,他都没有把自己的材料事先告给王庆丰。”


主谓 先听到的事深深扎根于心,以后听到的不同说法,就不易接受。语本《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啼》:“家树从幼就有点怕叔叔,虽然现在分居多年,然而那~的思想,总是去不掉。”△常用于指某种说法或印象。→先入之见 先声夺人 ↔后来居上


解释先接受的一种说法或印象就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来就不易再接受其他意见。

出处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息夫躬是西汉哀帝时人,以检举揭发东平王谋反起家,担任光禄大夫。息夫躬接近了皇帝之后,对朝廷官员大加贬议。当时的丞相王嘉怀疑东平王的案子不实,反对对息夫躬等人的任用,不料反倒得罪了皇帝。从此,朝廷上下都非常害怕息夫躬,担心他说自己的坏话,路上遇见他都不敢正眼相看。

这一年,匈奴王单于因病没来朝拜汉哀帝。息夫躬认为这是匈奴的托词,他们一定另有阴谋,于是向皇帝上书,建议无中生有地捏造事件,来挑拨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汉哀帝于是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左将军公孙禄认为:“汉朝一向以恩威和信义使少数民族归顺。息夫躬却企图利用不讲信义的欺诈手段,他的建议不应当被批准。”哀帝在听了息夫躬和公孙禄的辩论之后,不再向群臣征求意见,只单独和息夫躬商量。息夫躬又趁机用天象劝说哀帝,说:“最近这些异常的天象,是要发生兵祸的征兆。希望派人加强巡视,杀死一个郡太守来树立威望,震惊周边各族,以此来抑制异常事件的发生。”皇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去询问丞相王嘉。王嘉说:“感动百姓要靠实际行动而非空谈,要顺应天意也得实实在在而非华而不实。对地位卑贱的百姓,尚且不能欺诈,更何况对圣明的上天呢?那些阿谀狡诈之人,往往附会天文历象,胡乱猜测,编造谎言,企图在国家大动干戈时谋取自己的好处,他们的话实际不可听信。阿谀奉承会有损君王的品德,阴险狡诈则百姓怨恨,善辩狡猾会破坏正道,严峻刻薄会伤害君王的恩威。从前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说,以至于惨败,于是悔过自责,思念老人的忠告,最终名垂后世。但愿陛下您借鉴古人的得失,反复斟酌、三思后行,不要只听信先提供给您的意见,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汉哀帝没有接受王嘉的建议,仍按照息夫躬的意见下发了诏书。后来国家发生变故,息夫躬等人被罢官免职,遣送回家。


【词语先入为主】  成语:先入为主汉语词典:先入为主

猜你喜欢

  • 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晚上,形容在短时间内危险就在眼前。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黄(今山东掖县一带)人。三国吴名将。少时善射,豪侠仗义。北海相孔融对其甚为敬重,多次派人看望其哥,并周济日用。黄巾

  • 结绳之政

    上古之政。结绳:上古没有文字,靠结绳子记事。《史记》司马贞补《三皇纪》:“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汉代孔安国《尚书序》:“古者伏羲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许慎《说文叙》:“及神农

  • 心旌

    源见“悬旌”。指不平静的心神。郑振铎《桂公塘》:“心旌飘飘荡荡的,不知置身于何所。”亦指心神,神思。宋王安石《次韵宋中散》之一:“风流今见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清赵翼《寄题法梧门祭酒诗龛图》诗:“

  • 共命鸟

    《翻译名义集》二引《杂宝藏经》:“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识神各异,同共报命,故曰命命。”后遂以“共命鸟”形容命运相同者。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池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典源

  • 荀勖音律

    《晋书.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晋书.乐上》:“(勖)又作新律笛十二枚,以调律吕,正雅乐。正会殿庭作之,自谓宫商和谐,然论者犹谓勖暗解。时阮咸妙达八音,论

  • 紫云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六:“杜牧为御史,分务洛阳,时李愿罢镇闲居(李愿数出任节度使官,好追求声色),声伎豪奢,高会朝客,杜瞪目注视,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

  • 望帝化

    同“望帝化鹃”。清顾炎武《大行皇帝哀诗》:“哀同望帝化,神想白云乘。”

  • 即温听厉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长的教诲。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会遇》:“不得即温听厉,良以为叹。”并列 接受尊者的当面教诲。语本《论语·子张》

  • 曾子三省

    参见:三省吾身

  • 一龙

    源见“三人一龙”。喻友善如一体。清顾炎武《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居太原不获执绋》诗:“淄 渑竟谁知,管 华称一龙。”【词语一龙】   汉语大词典: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