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文不加点”。形容文章有力,妙笔惊人。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健笔凌鹦鹉,铦锋莹䴙鹈。”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因该典源自《庄子》,故称。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虚名同郑璞,散质类庄樗。”【词语庄樗】 汉语大词典:庄樗
源见“月桂”。指月宫。南朝 梁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生白露。”【词语桂宫】 汉语大词典:桂宫
源见“殷浩书空”。表示不甘失败而愤懑、叹息。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公子疑信参半,书空咄咄,侦骑四出,踪绪杳然,悲愤填膺,一
同“爱屋及乌”。明徐渭《四声猿.女状元》三出:“如今人可讨爱乌因屋休承望,惟失火殃鱼你自当。”【词语爱乌因屋】 汉语大词典:爱乌因屋
《左传.宣公二年》载:春秋时,晋灵公无道,为所欲为,残害臣民。大臣赵盾激烈谏止他的残暴行径,遭到忌恨。“宣子(即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鉏麑(音chú ní)贼(杀害)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在匡地受困,他说:“如果老天不丧失‘文’,那么匡人能把我怎
意为翻脸不认人。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誌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聊斋志异.江城》:而女善怒,反眼若不相识,词舌嘲啁,常聒于耳。”见“反眼不识”。《聊斋志异·江城》:“逾岁,
美好的时节和景物。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北齐书.段荣传》:“良辰美景,未尝虚弃。”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同“桑榆暮景”。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见“桑榆晚景”。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或可回三舍之戈。”【词语桑榆末景】 成语:桑榆末景汉语大词典:桑榆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