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元规尘

元规尘

同“庾公尘”。唐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典源】 《艺文类聚》卷六引晋·郭澄之《郭子》 曰:“庾公名位渐重,足倾王公。时庾亮在石头,王公在城,忽风起扬尘,王公以扇拂之曰:‘元规尘污人。’”《世说新语·轻诋》亦载。《晋书· 王导传》:“于是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镇于外。南蛮校尉陶称间说亮当举兵内向,或劝导密为之防。……时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

【今译】 晋代庾亮字元规,名高权重,虽然居外镇守,但实际上左右朝政,拥有重兵。有人向王导密告说庾亮将举兵内向,劝王导防备。当时庾亮所居在长江上流,王导遇西风刮起尘土,就厌恶地用扇子遮蔽说:“元规尘污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权臣显贵的熏人气焰; 也借指恶浊的世俗风气。

【典形】尘污人、风尘休障、举扇毋我污、举扇西风、扇举遮王导、团扇隔元规、王导扇、西风扇、一箑西风、拥扇西风、庾尘、庾公尘、庾亮尘、元规尘、吹尘扇难障、羽扇障西尘、尘满西风扇、尘埃污西风、西风不胜尘、无扇障尘、元规拥上流、扇尘轻障、西风尘土、遮扇尘、庾令尘。

【示例】

〔尘污人〕 宋·辛弃疾《贺新郎·严和之好古》:“已被尧知方洗耳,毕竟尘污人了。”

〔风尘休障〕 清·赵俞《王导》:“臣族早知三窟就,风尘休障庾元规。”

〔举扇毋我污〕 宋·陈师道《次韵苏公劝酒与诗》:“自念每累人,举扇毋我污。”

〔举扇西风〕 宋·苏轼《次旧韵赠清凉长老》:“过滩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

〔扇举遮王导〕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团扇隔元规〕 宋·钱惟演《休沐端居有怀希圣》:“更赋新诗答灵运,不将团扇隔元规。”

〔王导扇〕 清·程先贞 《还山春事》:“短袖独挥王导扇,长竿唯晒阮咸裈。”

〔西风扇〕 宋·苏轼《次前韵送程六》:“未应便障西风扇,只恐先移北山檄。”

〔一箑西风〕 宋·王弈《酹江月·和辛稼轩》:“一箑西风休掩面, 白浪黄尘眯目。”

〔拥扇西风〕 宋·苏轼《次韵李公择寄子瞻》:“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

〔庾尘〕金·冯璧《和希颜》:“虎守天门未易通,庾尘无扇障西风。”

〔庾公尘〕宋·苏轼《次韵韶守狄大夫》之二:“东海莫怀疏受意,西风幸免庾公尘。”

〔庾亮尘〕 清·沈钦圻《重阳后二日》:“有朋共洒新亭泪,无扇能遮庾亮尘。”

〔元规尘〕 唐·李白《送岑征君旧鸣皋山》:“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词语元规尘】   汉语词典:元规尘

猜你喜欢

  • 麦丘之祝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载:春秋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桓公令其以寿祝。麦丘邑人一祝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二祝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人;三祝主君无得罪于臣下和百姓。后因以

  • 炊熟黄粱

    源见“黄粱梦”。喻指醒悟之时。清陈廷敬《邯郸道上》诗:“炊熟黄粱已是迟,海门归路几人知?”

  • 三衅三沐

    《国语.齐语》:“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以亲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三沐之,恒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衅:

  • 征兰芳讯

    源见“燕梦征兰”。指生子的好消息。清袁枚《女弟子陈淑兰窗前开红兰一枝遣其郎君邓秀才来索诗》:“今日征兰芳讯到,紫琼宫里有人来。”

  • 泪裹红绡

    同“锦书封泪”。清 叶英华《内家娇》词:“喜字残绒,唾余绿绮,华年锦瑟,泪裹红绡。”

  • 东南竹箭

    源见“南金东箭”。喻指优秀杰出的人才。《周书.庾信传赞》:“尔其荆 衡杞梓,东南竹箭,备器用于庙堂者众矣。唯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见 “东南之美”。【词语东南竹箭】  成语:东南竹箭汉语大

  • 箕裘业

    同“箕裘弓冶”。元耶律楚材《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作诗三十韵以遗犹子兰》诗:“能继箕裘业,待予犹季叔。”

  • 陆绩橘

    源见“陆绩怀橘”。借指孝敬父母的礼物。唐 欧阳行周《送周孝廉擢第归觐序》:“已比郄诜之玉,思怀陆绩之橘。”唐张祜《送卢弘本浙东觐省》诗:“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词语陆绩橘】   汉语大词典:陆绩

  • 亡羊臧穀

    源见“臧穀亡羊”。谓弃本职而溺于所好,误事遭难。清刘献廷《义帝冢和韵》之一:“逐鹿君臣长夜里,亡羊臧 穀一抔中。”

  •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说:“唯有最富有智慧的人和最愚昧的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后因用为上知下愚禀性难移之典。《汉书.文三王传.梁孝文传》:“立少失父母,孤弱处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