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赵普传》:宋太祖时赵普为相,刚毅果断,以天下为己任。他曾荐某人为官,太祖不用。第二天复奏其人,太祖仍不用。第三天,普又奏其人,太祖怒,撕碎奏牍掷地。赵普颜色不变,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见“桑榆晚景”。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耆老类》:“年老云~。”【词语桑榆暮影】 成语:桑榆暮影
旧指盛明之世,多用来称颂当时的王朝。宋代曾肇《贺元祐四年明堂礼成肆赦表》:“讲兹巨典,属在熙朝。”【词语熙朝】 汉语大词典:熙朝
同“莼羹张翰”。元曹伯启《秋夜西斋有感》诗:“眉锁将诗解,心田仗笔耕。莼鲈张翰兴,灯火退之檠。”
源见“羿射九日”。指传说中唐尧时十日并出。元钱惟善《至元六年庚辰十又二月庚辰朔己亥大雨雪因赋诗以记》:“海中三山失颜色,尧时十日无晶光。”
形容威势很盛。明太祖初得和阳,欲图江南,与徐达乘小舟,于元旦渡江,舟子发口号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太祖得此吉语,与徐达蹑足相庆。见明代董穀《碧里杂存》卷上。见“威风八面”。高和《越轨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宣城守吕士隆,好缘微罪杖营妓。后乐籍(古指乐户的名籍,也指官妓)中得一客娼名丽华,善歌,有声于江南,士隆眷之。一日复欲杖营妓,妓泣诉曰:‘某不敢避杖,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
比喻积轻成重,积小患而致大灾。《淮南子·缪称训》: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是故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战国策·魏策一
同“鳞素”。《敦煌曲子词.破阵子》:“月断妆楼相忆苦,鱼雁山川鳞迹疏,和愁封去书。”【词语鳞迹】 汉语大词典:鳞迹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载:葛洪家贫,抄书“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也。”后遂以“反掌字”指纸的两面皆写有字,以惜纸。唐李峤《纸》诗:“莫惊反掌(一本作“复”字)字,当取葛洪规。”